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是一种慢性多发于中、小动脉和静脉的节段性炎症性疾病,下肢多见;该疾病的病理改变使炎性反应等因素导致血管内膜增厚并形成血管内血栓,导致病变处血管狭窄或闭塞,进而造成肢体远端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和游走性表浅静脉炎,严重者有肢端溃疡和坏死。在西北第八届主动脉疾病高峰论坛期间,《门诊》杂志特邀*医院血管甲状腺外科的田野教授就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经验接受采访。
《门诊》: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外周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常见血管外科疾病之一,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否为该疾病的高发地?该疾病具有哪些发病特点?
田野教授:从全世界的角度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高发地集中在中东、西伯利亚地区、日本以及韩国等地。就中国而言,该疾病的高发地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早期,我国血管外科医师对该疾病认识不足,单纯采用中医手段进行救治,只能暂时控制病情进展,对于病情严重、终末期的患者获益有限。近年来,随着血管外科的不断发展和壮大,TAO治疗手段逐渐丰富,但是仍缺乏该疾病的相关流行病学数据。
*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卫生条件相对较差,可能跟TAO高发病率存在一定的关系。欧美国家TAO相关研究也证实了该疾病的发病与生活习惯、经济水平以及社会压力等因素有关。从临床上看,我们还发现少数民族TAO的发病率更高;其发病情况与莫合烟有一定的关联;患者接触莫合烟时间越早,吸食时间越长,其病情的进展会越快,也越严重。国外也有特殊烟草与TAO发病具有相关性的研究报道。此外,TAO首次发病时间通常在50岁之前。需要注意的是,若患者发病年龄<20岁,则一般预后较差,截肢率高。由此可以看出TAO的大部分患者为青壮年,本该是承担家庭重任、建设国家的大好年龄;因此加大对TAO的诊疗研究不仅造福患者及其家庭、亦有利于社会发展。当前,TAO的遗传性问题国外已有相关报道。我们也在积极收集患者的家族病史信息,筛查*地区TAO的遗传性相关因素。
《门诊》:鉴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对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严重影响,及时诊治至关重要。目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主要治疗方式是什么?
田野教授:TAO的发病特点为节段性发病,不同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其病理检测发现血栓内存在大量炎性物质,血管壁全层炎症但结构完好;其病变远端血栓多由病变段阻塞继发血栓形成。研究显示,TAO病变段血管的扩张能力并没有被损害,只是与血管舒张相关的激素分泌减少,导致血管呈现出一种易痉挛、收缩的状态。
TAO的治疗手段很多,包括球囊扩张术、炎性内容物取出术、溶栓术、射频消融术、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以及动脉灌注等:
1)单纯球囊扩张术的处理此类病变,对于活性期病变效果并不理想,但是对于稳定期病变,能够取得与普通血栓形成病变相似的治疗效果。2)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是治疗TAO的常用手段,能获得不错的临床效果;我们在临床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并不是年龄越小的患者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的治疗效果越好,反而是40岁左右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20岁的患者。3)溶栓术对于早期因血栓性脉管炎形成的痉挛导致的远端继发血栓病变的治疗效果良好,但是对于晚期病变效果不显著。4)动脉灌注术也是治疗TAO可行的方法,能够促进病变由活跃期进入到稳定期。5)射频消融去交感神经化一般不单独使用,需与其他血栓清除技术联合使用。6)考虑到腔内介入干预手段一般花费较高,我们采用比较多的是Fogarty导管取栓术;需要注意的是,术中导管对血管壁的压力无法控制,活性期病变血管壁比较脆弱不宜采用该术式进行处理。7)对于部分患者,大隐静脉动脉化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对于终末期患者,其大隐静脉已经被炎症长期侵蚀,条件较差,不适合作为桥血管使用。总的来说,虽然TAO的处理手段丰富,但是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
《门诊》:栓闭塞性脉管炎在诊疗方面还存在哪些难点?请您分享一下合理治疗的策略?
田野教授: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认为比较合理的TAO治疗策略首先应将其炎性状态由活跃期控制到稳定期,然后再行干预。从单纯的医学角度考虑,激光消融(+球囊扩张术)+射频消融去交感神经化是比较合理的治疗策略,其临床效果好、创伤小,但花费较大,不宜在*地区推广。立足于*地区TAO患者普遍经济条件不好的现状,我们摸索出了另一项更经济的治疗策略,即Fogarty导管取栓+外膜剥脱去交感化。但是采用外膜剥脱去交感化一般处理的都是股动脉、腘动脉,而射频消融去交感化处理的范围更加广泛,甚至能到达脚踝处。而从现有的数据来看,激光消融+射频消融去交感化处理的一期通畅率和二期通畅率更优。目前,诊疗的难点是还没有一个客观的检测指标界定病变的炎性状态,若诊断不明确则后续无法进行准确的治疗。因此,炎性状态的判定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