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栓栓塞症(PTE),是一个具有全球性挑战的关键问题。当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脱落后,随着血液流动,栓子进入肺动脉就会引起肺栓塞(PE),造成PTE。据数据显示,有超过50%的近端DVT患者同时存在PE,而有超过80%的PE患者存在DVT,DVT与PTE作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一部分均不容忽视。我国当前VTE的发病率很高,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VTE导致的肺栓塞是猝死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VTE起病隐匿、发病迅速,是一类致死性致残性很高的疾病,尤其是院内住院患者是VTE的主要风险人群。”医院信息部主任张铁山在近日线上举办的“VTE预防三剑客”论坛中指出,积极有效医院内VTE发生率,为患者带来最佳的治疗结局。
医院信息部主任张铁山
“我国住院患者VTE预防现状不容乐观,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医疗经济负担。”年,医院呼吸中心、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组学术带头人翟振国在国际期刊Chest发布的一项针对中国60医院多中心调查的内外科住院患者VTE风险特征与预防研究结果指出,外科住院患者中86.1%为VTE中高危人群,内科住院患者中63.4%为VTE高危人群,而这些患者中接受VTE预防的仅占14.3%,接受恰当预防方式的仅占10.3%。
基于此,年医院在全国范围内牵头启动了“医院内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医院血栓防治项目”),医院内VTE防治水平。
医院院办主任、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主任贾存波指出,“VTE防治中‘防’是必须抓的重点。项目开展2年以来,医院血栓防治项目已在全国遍地开花,开展了众多VTE预防活动,其中早期康复、机械预防、抗凝药物“三剑客”在医院内血栓(VTE)防治体系建设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预防致死性肺栓塞的发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医院院办主任、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主任贾存波
01
“剑客一”:早期预防,让患者“动”起来!
以血栓预防为主要目标的康复训练主要是早期离床,恢复人体的抗重力能力,利用和恢复肌肉泵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维持心肺功能促进循环,尽早活动维持身体各项机能的最佳状态。
“血流凝滞、血管内皮受伤、血液凝固能亢进是血栓形成的三要素,因此对于康复预防而言,其核心理念是让患者‘动’起来!”医院外聘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康复临床系副主任郭丹介绍,年龄、手术类别、疾病状况等决定了VTE有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等不同风险,可根据Wells深静脉血栓风险评分等国际化规范标准进行评估。对于不同风险等级的患者,应进行不同的术前准备指导、术后康复等。
医院外聘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康复临床系副主任郭丹
结合多年康复经验,郭丹介绍,术前准备可以帮助患者进行术后恢复过程指导、无痛运动方法指导、预防并发症指导、调节病人心理状态,从而预防体位性低血压,提高患者体力、代谢功能、心肺功能等。术后康复可以辅助患者早期下床运动、身体各部位锻炼、离床训练等,从而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改善意识水平。
“在患者的急性期治疗中,安静卧床的危害性最大,全体医务工作人员都应当意识到,并尽快为患者提供康复治疗,鼓励患者尽快动起来!”郭丹强调。
02
“剑客二”:机械预防,促进患者下肢静脉回流
机械预防是借助“外动力”逐级加压,进而促进双下肢静脉血液流动,缓解血液瘀滞,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卧床和存在出血风险患者是必要而有效的预防措施。
“VTE低危、中危、高危人群都可以选择机械预防,但有一定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医院门急诊科护士长王薇指出,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新发DVT、血栓性静脉炎、下肢血管严重动脉硬化、下肢严重畸形、下肢严重水肿等情况都不适用机械预防。
医院门急诊科护士长王薇
王薇介绍,常用的机械预防装置有逐级加压袜(GCS)、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足底加压泵(VFP)。每种机械装置工作原理不同,型号分类也不同,应根据患者体型、身体状况等情况选择适宜装置及型号。无论选择哪种机械辅助装置,都需要注意患者的使用时间,并随时评估患者皮温、血运、足背动脉搏动、肢体感觉等情况,以及装置功能评估。
值得注意的是,在VTE的机械预防当中,无出血风险时可联合抗凝药物预防,有出血风险时可独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