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精准定位丨医院成功开展超 [复制链接]

1#

3月11日,医院外科成功为3名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开始了患者不同的治疗阶段。为减少反复穿刺,减轻患者病痛,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前期护士通过与高需求患者沟通,详细说明PICC技术的优势及可视效果,为患者后续治疗创造最佳条件。

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项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展的护理新技术,近年来引入我国。早在年,医院已经开始实施PICC置管术,并选派不少护理骨干外出学习,并有2名护士取得了中华护理学会认证的静疗专业护士认证资格。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医院成立了静脉治疗专科小组。

由于其操作简单、风险性小、安全可靠、置管成功率高、且减少病人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而受到广大病员的一致好评。但穿刺成功的首要条件是理想的置管静脉,对于肘部血管条件差、直视下无法直接穿刺置管的患者,如何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是临床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在血管超声引导穿刺进行上臂置入PICC导管,医院中专业护士置入导管的“金标准”。目前我院已经用超声成功置管3例。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的优势

超声引导下PICC穿刺可以直观地显示血管的位置和解剖结构,增加穿刺的精确性,具有实时引导、全程可见、穿刺时间短、穿刺成功率高等优势。

这项技术的开展改变了传统PICC穿刺的部位,由肘窝上移到上臂,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部位改变,减少了肢体活动对导管的摩擦和牵拉,减少了导管受牵拉在血管内移动对血管壁的刺激,避免了静脉炎的发生,也减少血管相关性感染的并发症。减轻了在肘部弯曲部位置管时患者的不适感。

肿瘤病人随着化疗次数、置管次数的增多,很多患者双臂肘窝都没有可触摸或者可视的血管,血管条件越来越差。用传统的PICC穿刺使用比较粗的套管穿刺针(14G或者16G)盲穿越来越困难。而使用床旁血管超声和微插管鞘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置管后用血管超声能及时检查颈内、颈外静脉有无导管,及时、直观地调整导管,避免导管异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技术及医疗服务舒适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静脉输液已不能满足患者治疗与护理的需要,PICC最大限度的满足了临床静脉输液的需求,尤其是超声引导下的PICC能够更直观、更精确的服务于患者。

齐全的医疗设备作为支撑,护理技术人才的参与,开展PICC医院成本支出,节约人力资源,该项技术在临床的运用,做到了“一管到底、管尽其用”,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编辑丨吕岩审核丨陈威监制丨高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