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拉肚子N次,一直往厕所跑,这种感觉,大家想想就很痛苦。对于小王来说,这种情况已经持续4年多,却一直找不到好的治疗方法。
近期,宝藤生物医院合作,运用肠道微生态诊疗方法,帮助众多长期腹泻患者查找其肠道菌群中的致病菌,并通过粪菌移植方法调节肠道菌群失衡,最终帮助患者解决腹泻难题。目前,在众多长期腹泻患者中,有超过16%的患者检出艰难梭菌感染。
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个典型案例带大家认识肠道微生态诊疗在艰难梭菌感染导致的长期腹泻中的应用,后续我们也将对肠道微生态诊疗在其他疾病(如便秘、炎性肠病、自闭症等)中的应用进行报道。
典型案例分享
“
小王,20岁,4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泻,呈稀水样便,排便5-6次/日,未予以重视。后患者腹泻症状逐渐加重,完全依赖止泻药,经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为进一步诊治,患者于今年7月医院门诊拟“腹泻”收治入院。
”
向上滑动阅读完整病例!
主述/p>
大便次数增多4余年。
现病史/p>
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泻,呈稀水样便,排便5-6次/日,无里急后重,无脓血便,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自行口服止泻药物,具体不详,未予以重视。其后患者腹泻症状逐渐加重,完全依赖止泻药。患者年3医院行肠镜检查显示:未见明显异常,具体报告未见。为进一步诊治,患者于年7月医院门诊拟“腹泻”收治入院。患者神情、精神尚可,睡眠不佳,大便如上述,小便正常,近3个月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p>
平素体质一般,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病史,否认“结核病”病史,否认手术,否认外伤史,无输血、中*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临床检测/p>
血常规、生化分析等各项指标均正常;口咽部正常菌群,培养两天,无真菌生长;粪便:副溶血弧菌、型大肠埃希菌、沙门志贺菌、霍乱弧菌均未检出。尿液PH=7.0偏高,磷1.99mmol/L偏高,非结合胆红素23.9umol/L偏高。
48小时内主治医师诊断:
腹泻,肠道菌群失调,焦虑状态。
分子诊断
医生将患者粪便进行综合肠道菌群检测及艰难梭菌产*基因检测。综合肠道菌群检测报告显示检出艰难梭菌,患炎症性肠炎、胃病风险为注意,可能是近期生活方式不当导致风险上升;菌群多样性较低,有益菌偏低。艰难梭菌产*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检测到艰难梭菌A+B+菌株,有*性菌株。
肠道微生态平衡检测:
致病菌检测
名称
比例
检出结果
幽门螺杆菌
0%
未检出
艰难梭菌
0.%
检出
沙门氏菌
0%
未检出
志贺氏菌
0%
未检出
弯曲杆菌
0%
未检出
艰难梭菌产*基因检测:
基因位点
检测结果
16SrDNA
+
tcdA
+
tcdB
+
检测结果
检测到艰难梭菌,A+B+菌株,有*性
治疗
患者第一次住院进行了3天肠道去污,6天鼻肠管菌群移植(菌液);三周后艰难梭菌产*基因检测结果显示16SrDNA、tcdA、tcdB均阴性,未检测到艰难梭菌;第二个疗程继续口服胶囊化微生态制剂,1个月后肠道微生态平衡检测(16SrRNA)显示未检出艰难梭菌,菌群多样性和有益菌有所增加。患者目前排便两到三次/天,有时成型,后续会遵医嘱继续进行相关治疗。
认识艰难梭菌
艰难梭菌属厌氧性细菌,一般寄生在人的肠道内。艰难梭菌受双歧杆菌、拟杆菌、乳杆菌等优势菌群的抑制,处于劣势,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当优势菌减少、主导菌群定位转移,艰难梭菌就会大量繁殖并释放*素,进一步促进菌群失调。
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difficileinfection,CDI)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全世界每天每10,人中就有3个感染艰难梭菌,在美国,每年因艰难梭菌感染死亡约29,人。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肠内微生态系统改变后,人体遭受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风险大大提高。
大量研究证实,粪菌移植(FMT)是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的有效方法。年,首项FMT治疗复发性CDI的临床对照研究证明,FMT的疗效显著优于万古霉素(缓解率94%与23%~31%)[1];同年,FMT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列入CDI的治疗指南中,明确规定对反复3次发作的CDI患者,应考虑使用FMT治疗[2];年,中国消化道微生态调节剂临床应用共识(版)指出,FMT的明确适应证是复发性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感染(CDI)[3]。
什么是肠道微生态平衡?
众所周知,人体胃肠道中共生着结构复杂、数量庞大的菌群,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在体内和外部环境保持着动态平衡,它们通过长期与人类(宿主)协同进化,已成为维持人类健康不可忽视的重要“功能器官”。然而,当机体受到年龄、环境、饮食、用药等因素影响时,肠道菌群的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形成肠道菌群失调,又称为肠道微生态失衡。
人体肠道微生态失衡,就会出现营养失衡,代谢紊乱,从而影响到心脏、肝、脾、肺等各个器官和系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肠道微生态失衡与糖尿病、肥胖、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保持健康的肠道微生态环境,能够降低疾病发生风险,预防甚至达到辅助治疗疾病的效果。
肠道微生态失衡治疗新技术——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FMT),即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通过一定方式移植到病人肠道内,调节肠道菌群失衡,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微生态系统,为治疗肠道内及肠道外疾病提供帮助。目前,全世界已有项已经完成或正在开展的临床注册实验被批准,探索FMT用于多种消化道疾病治疗及糖尿病、抑郁等非胃肠道疾病辅助治疗的可行性。
如今利用肠道菌群移植技术治疗慢性病已成为国际临床领域的研究焦点和投资热点。肠道菌群移植技术在治疗便秘、炎性肠病(IBD)以及艰难梭菌感染(CDI)方面取得了远优于传统治疗的疗效,在抑郁、帕金森综合症、代谢性疾病、自闭症、重症感染等疾病中的临床研究也如火如荼。
近期,由上海张江医学创新研究院、医院和上海宝藤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发起的上海肠道微生态创新诊疗联盟在上海正式成立。联盟聚焦肠道微生态研究和临床应用,通过创新的肠道微生态治疗策略和FMT技术等来减轻和缓解慢性病的发生发展,服务广大患者。
相关阅读:
张江医学创新研究院发起成立上海肠道微生态创新诊疗联盟
大咖云集,精彩纷呈
“生物医药系列院士沙龙——肠道微生态与健康”隆重召开
参考文献:
[1]vanNoodE,VriezeA,NieuwdorpM,etal.Duodenalinfusionofdonorfecesforrecurrentclostridiumdifficile.NEnglJMed,(5):-15.
[2]SurawiczCM,BrandtLJ,BinionDG,etal.Guidelinesfordiagnosis,treatment,andpreventionofclostridiumdifficileinfections.AmJGastroenterol,,(4):-99.
[3]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中国消化道微生态调节剂临床应用共识(版),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8(6):-31.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