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新生儿科成功开展新生儿PICC置管术,为一名胎龄29周,体重仅有克的早产儿,在仅有成人拇指粗细的腿上置入PICC导管,为患儿搭起了营养供应的生命之桥,填补了全区在该技术上的空白。我院新生儿病区主要收治早产儿,其中以极低、超低体重早产儿居多,静脉营养是这些宝宝的生命之源,长时间静脉营养液对外周静脉血管的刺激较大,痛感明显,容易发生静脉炎。而PICC技术的开展,一举攻克该难关,减轻新生儿被反复扎针、血管阻塞的痛苦,保障药物及时准确输入患儿体内,为新生儿科医师救治危急重症患儿打开最为关键的绿色救治通道。由于早产儿早期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来自于静脉营养,而低体重早产儿易因血管细小、皮肤娇嫩而导致的穿刺困难或反复穿刺而造成血管损坏,给患儿带来巨大痛苦。为使早产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提升患儿的生命质量,我院新生儿科已有2名护士取新生儿PICC穿刺证书,为急需帮助的小患儿们提供技术支持。据了解,新生儿PICC置管至今已经开展多例,最小的患儿出生仅有6天。该项技术的开展,对危重新生儿救治及新生儿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PICC的全称是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为患儿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7天至一年。该技术的开展,为早产儿特别是极低、超低体重儿提供了中长期的静脉治疗通道,减少了药物渗漏所致的皮肤感染和坏死,同时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医疗费用,避免了开放静脉治疗对新生儿刺激大、保留时间短的缺点,有效提高了早产儿的成活率和生命质量,是救治新生儿的有效生命通道,也是救治危重新生儿、早产儿的重要支持技术之一。
主要适用于:需长期静脉输液或给药的患儿,如超低或极低出生体重儿、难治性腹泻儿;需要停用肠内营养超过2周的患儿,常见外科胃肠问题的患儿;需要静脉输注高渗性液体、粘稠度较高的药物或刺激性药物,如脂肪乳、氨基酸、钙剂等。
供稿:新生儿科史雯于美娟
编辑:宣传科李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