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媒“大失所望”!*服饰厂厂长回应所谓“强迫劳动”:并不属实,最头疼员工跳槽。
一朵朵洁白的棉花,在反华势力眼中已不仅仅是御寒之物。近来,他们发现了棉花的更多“用途”,这种在*随处可见的农作物成了西方所谓“强迫劳动”的新“载体”。英国广播公司(BBC)15日的报道以“中国被玷污的棉花”为题,引用反华学者的所谓“研究”,称“中国正迫使数十万维吾尔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群在*地区广阔的棉田中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环球时报》记者近日在阿克苏、库尔勒等地采访发现,*的棉花生产早已实现高度机械化,BBC的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
库车石榴籽服饰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作场景(范凌志/摄)
“每年50万拾花工”?*棉花机械化生产戳破反华学者谣言
“新的证据表明,每年有超过50万少数民族工人被调派参与季节性采棉工作,他们的工作环境可能存在很高的强制性。”BBC的报道引述美国反共组织“共产主义受害者纪念基金会”高级研究员郑国恩的所谓“研究”作出如此结论。郑国恩近年来依靠炮制反华议题的虚假学术成果成名,是美国情报机构操纵设立的反华研究机构骨干。在此之前的12月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宣布,该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人员将在美国所有入境口岸扣留来自中国*生产建设兵团的棉花和棉制品货物,理由是兵团“存在强迫劳动”。
库车石榴籽服饰公司的生产车间内的女工(范凌志/摄)
BBC的报道还称,年,阿克苏及和田地区“通过劳动力转移派出21万名工人”,为“中国准*事组织”*生产建设兵团采摘棉花,“有很多迹象表明,这种参与并非完全自愿”。
然而记者在*采访发现,BBC的报道存在巨大的事实错误:*的棉花生产已经实现高度机械化,即使在忙碌的采摘季节,也根本用不到大量的“拾花工”。当地棉业从业者告诉记者,如果按照人工采棉的效率,每年到12月都常常采不完。但记者走访的数家“轧花厂”(棉花加工企业)里,棉花的采收均早已完成,加工过的棉包被一排排整齐码放,等待运往下游企业。
库车石榴籽服饰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女工在工作(杨若愚/摄)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泰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成俊负责公司的农业板块已经12年。他22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年开始,巴州地区的农业棉花产出已经大部分是机采棉,而*生产建设兵团的机械化实现得更早,“年以前采棉用工量很大,最多的时候要从河南、四川等内地省份招多职工采棉,效率低下,现在,一台棉花收割机一天能收亩,公司的6万多亩地,机采15天,基本上就采完85%了。清扫田间地头的棉花只需要一二百人就够。”
库车石榴籽服饰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女工在工作(杨若愚/摄)
李成俊并非夸口,记者了解到,高度机械化的棉花生产在*确实不再新鲜。*昊星棉麻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收购*生产建设兵团生产的棉花,该公司业务经理人高瑞楠25日对记者表示,兵团的机械化比地方要更早,现在兵团棉花机采率已经超过九成,有的地方甚至已达%。
BBC记者称“在公共区域拍摄被阻”,当事人回应
BBC的报道还充满了想象。报道称,*“许多工厂出现在‘再教育营’的围墙内或相隔不远处,表明大规模就业和拘留是两个平行进行的目标”。报道还配发阿克苏库车市的卫星图片,以证明“工厂和营地如今似乎已合并成一个大型工厂综合体”。
“我可以很郑重地说,‘教培中心’年就已经结业了。”24日,在BBC所称的“大型工厂综合体”——库车石榴籽服饰有限公司,厂长*丙友直截了当地作出回应,“我们就是一家普通工厂,管理人员都是从内地聘请来的,不是*府派遣。”
库车石榴籽服饰公司外景(刘欣/摄)
有趣的是,或许担心采访素材不足以支撑其臆想,撰写该报道的BBC记者沙磊(JohnSudworth)大肆渲染自己“多次被警察、当地宣传官员等阻止拍摄,并不断被大批不明身份的人驾驶的车辆尾随,跟踪数百公里。”沙磊及其团队还发布了其在石榴籽公司外与多人发生争吵的片段,一名中年人用手阻挡其镜头被说成是“尽管BBC团队仅在工厂外的公共道路上拍摄,但还是多次遭到不同身份的官员阻拦。”
“这完全是颠倒黑白!”记者采访到视频中阻挡镜头的男子,他叫蒋勇,并非是BBC所指的“*府官员”,而是石榴籽公司后勤安保部部长。蒋勇向记者还原了当天的情况:“11月19日上午,我们的保安发现有外国人拿着摄像机拍摄工厂车间里的情况,我走出来对他们说不要拍,谁知他们立刻把摄像机转向我。我作为工厂管理人员,有责任保护工厂的安全,作为个人,我也有自己的肖像权!”
记者了解到,沙磊等人被发现后,其车辆迅速开走,不断在附近兜圈子并偷偷拍摄,直到被接到报警的交警截停。蒋勇告诉记者,当时沙磊等人不断声称自己是在“公共区域”拍摄,他感觉这个逻辑很荒谬:“你看他们站的这里,距离车间只有几十米,按照他们的逻辑,如果那边不是工厂,而是我家,我在家里洗澡上厕所,是不是也可以让他们在‘公共区域’随意地拍?”
蒋勇说,最让他气愤的是,其中一名记者曾在道歉后表示蒋勇的形象不会出现在任何公共平台上,结果报道发出来后,他用手挡镜头的画面就被断章取义成“当地官员阻挡采访”,还被称“这种阻挡举动更显可疑”。对此说法,蒋勇感到很可笑:“我们没什么好隐瞒的,里边就是职工在勤奋工作,我之所以当时情绪激动,是因为此前也曾有过外媒来偷拍,然后发出的报道完全是污蔑。”
石榴籽厂长:完全不存在“强迫劳动”,最头疼员工跳槽
石榴籽公司的车间里到底有什么?谜底或许会让BBC记者“大失所望”,记者24日走进这里时,看到的情形跟*很多地区的服装企业一样:一尘不染的车间、崭新的机器以及身穿整齐工作服的员工。根据公开资料,年3月成立的石榴籽公司主要制作校服、箱包等产品,订单多来自*本地。
库车石榴籽服饰公司生产车间里生产的小学校服(范凌志/摄)
23岁的车间组长阿力也·阿巴百克日是一位爱笑的姑娘,这是她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每月工资大约元左右。她对记者说,最重要的是,在这里能实现小时候的梦想:学会设计服装。工厂提供给工人的宿舍是宽敞的小区房改造而成,暖气、热水、独立卫生间等设施一应俱全。女工热娜古丽·古哈拉木带记者参观她的宿舍,墙壁上贴满的纸花吸引了记者。她说,这是她和室友在空余时间剪出来的。
女工热娜古丽·古哈拉木温馨的宿舍
为了强化外界对*“强迫劳动”的联想,BBC报道中特意强调工厂招收员工的过程有“*府的动员和组织”。对此,厂长*丙友对记者表示,这并不属实。他说,工厂刚建立时,管理人员拿着招工广告到周边各村散发,每个村都会有一个联络人。招来的员工家住得近的可以早上来晚上回,住得远的有宿舍,一开始招了多人,到最后通过培训引导,自愿留下来的有多人。工厂还会在培训期间补贴一部分薪水,以达到最低工资标准,“完全不存在强迫一说,现在我们做企业的,最头疼的是员工私下打听其他企业的薪水,刚刚培训好的员工要跳槽,企业真没办法。”
库车石榴籽服饰公司食堂在等待开饭,午餐是拉条子(范凌志/摄)
库车石榴籽服饰公司食堂排队打饭的员工(范凌志/摄)
培训工作技能相对较低的工人,还要补贴薪水,本来应该“利润至上”的企业为什么要千里迢迢到*来开厂?在被记者问到这个问题时,*丙友表示,“我们的企业一旦挣钱了,就应该向社会投入,去帮助解决更多的低收入人群的困难,让他们能够一起富裕起来。这是我们中华文明传承下来的东西。”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范凌志刘欣杨若愚
本期编辑:胡程远、赵雅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