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产业新篇章
——来自邵阳“沪昆百里工业走廊”的报道之三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蒋剑平肖霄通讯员周玉意肖林
全球首个G7.5溢流法盖板玻璃,省内首条高端厨电产品整装生产线,市场份额居全国前列的三一搅拌车,国内运行速度最快的电梯试验塔……一样的天、一样的地,但在邵阳“沪昆百里工业走廊”,记者看到了一个和以前大不一样的邵阳产业发展图景,感受到一个老工业基地不甘落后、重塑辉煌的雄心。
走廊沿线新园区里,大小企业聚集,新旧产业兴旺,邵阳市“产业兴邵”的梦想正在逐步变为现实。去年,该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增速连续第5年居全省前列。今年一季度,该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0.7%,工业技改投资增长.8%,分别居全省第二、第一位,对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撑。
走上升级路,传统产业“变脸”
在邵东经开区东方神鹰工具制造有限公司标准化厂房里,记者见到了国内首条“小五金”工具行业自动化生产线。生产线上,机器人和3D打印技术替代了人工和笨重的机器,从原料到产品,自动化率达到96%。公司总经理王敏说,工人由原来一组8个减少到1个,生产效率提高至少6倍,产品质量也大幅提升。
邵东小五金闻名国内外,从县城到仙槎桥镇,相关生产厂家比比皆是,但多是一家一户作坊式生产,生产方式简单、工艺落后,一直是个痛点。湘商产业园建设,为邵东五金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县里引导五金企业进入湘商产业园和邵东五金科技创新产业园,入园五金企业现有40余家。在现代化标准厂房里,企业积极攻关,力推自动化、智能化生产。
邵东县五金行业协会会长宁登文介绍,目前行业已完成锻压、抛光等5个共性技术自动化应用攻关,一批成果得到运用。新研制的钻洗一体机,一台设备可节省20个人工。
作为我国最大的注塑打火机生产基地,邵东打火机产业也实现华丽转身,在县城和团山镇建了2个工业园,“东亿电气”“环兴打火机”等企业投入数千万元,将生产工序自动化,人工减少40%至80%、产值却增加30%至40%。
“为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我们着力引导企业入园集聚发展。”邵阳市工信局局长谢益林说,邵阳箱包、皮具、打火机、小五金、发制品、印刷、服饰、食品、循环经济、竹木加工等一批传统特色产业联建园区,运用高新技术,为传统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去年,邵阳箱包、打火机、发制品产业园获评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一次性打火机占全球市场份额70%,发制品占全球市场份额20%,箱包出口4亿多美元。
迈向中高端,新兴产业“亮眼”
今年1月26日,彩虹集团(邵阳)特种玻璃有限公司建成全球首条G7.5盖板玻璃生产线。公司负责人说,这标志着打破了国外对高端盖板玻璃的市场和技术垄断,打破了我国高端盖板玻璃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彩虹特种玻璃项目落地,填补了国内空白,邵阳一跃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端盖板玻璃生产基地,显示了邵阳市在发展新兴产业上向中高端突破的雄心。据悉,该市主要领导从年以来,就一直跟踪这个当时处于研发阶段的项目,并提供周到服务,促成项目在邵阳开花结果。项目达产后,可年产碱铝硅盖板玻璃万平方米,成为国内最大的高端盖板玻璃生产基地。
目前,依托“彩虹玻璃”,邵阳引进上下游企业和研发机构,志在打造全球知名的“特种玻璃谷”,已有4家相关企业入驻。
距“彩虹玻璃”不到1公里的拓浦精工智能制造项目,也填补了省内高端厨电产品整装生产空白。该项目一期总投资10亿元,建成了国内第一条厨电工业4.0柔性生产线,实现了智能化生产。
邵阳市市长刘事青自豪地说:“我们努力塑造产业新优势,抢占竞争制高点,形成了新的增长点。事实证明,工业欠发达地区同样可以发展高新产业,可以引进‘高、精、尖’项目。”
近年来,邵阳在实施“产业兴邵”战略时,围绕智能装备制造、先进储能材料、工程机械、显示功能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装备等新兴产业,对接3类“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引进了中电彩虹特种玻璃、小米智能电饭煲、桑德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亚洲富士电梯、横琴恒生源环保科技等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新兴产业项目。正在建设的桑德锂电池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总投资15亿元,建成后将成为中南地区规模靠前的锂电产业基地。去年,邵阳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总产值.67亿元,比年增长35.88%。
增强创新力,动能转换加速
手中按钮轻轻一按,箱子自动打开;通过接收信号,自动感应跟随人走……在邵东醇龙箱包皮具有限公司展示厅,公司负责人李刚清向记者展示了新研发的智能箱包。他介绍,公司与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合作研发生产的学生智能书包、智能箱子和智能商务包等,深受用户喜爱,吸引大批国内外客商订购。
李刚清说的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是邵东县政府于年引进并重点打造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专门为当地小五金、打火机、箱包等传统产业插上“智造”翅膀。目前,该院已取得专利余项。这两年,邵东五金、箱包业首次出现了0元的箱包、10元的特种钳子等高品质、高价位产品。
“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推动、创新驱动。”邵阳市工信局负责人介绍,在建园引企的同时,邵阳市着力向科技要生产力,建设了湖南轻工行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湖南锐科机器人有限公司、“智邵汇+”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同时,组建院士专家工作站9个,引进院士5名;支持企业与外地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目前,全市已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省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5个,为推动“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产品升级”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加快了新旧动能转换速度。
科技创新,风光无限。去年,邵阳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达到家,是年的2.5倍。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同比增长.2%,创历史新高。“维克液压”研制的深海机器人液压控制系统,攻克了外国技术壁垒;“广信科技”特种绝缘纸等数个高端产品,技术世界领先;“凯通电子”研发的热敏打印头,打破了国外垄断……
“得益于湘商产业园建设,邵阳工业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邵阳市工信局负责人说,去年该市规模企业总数达到0家,比年增加家,其中百里工业走廊区域内1家、占全市总数82.5%。去年,沪昆百里工业走廊所创规模工业产值占邵阳规模工业总产值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