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万亿GDP城市进口图谱:9城前三季度增速跑赢全国,进口高地进阶消费枢纽
11月4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在上海开幕,来自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家参展商亮相企业展,国别、企业数均超上届。
进博会彰显了中国愿与世界分享发展红利、共谋发展的广阔胸怀。中国已连续12年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近年进口平均增速更是超过出口,进口规模也连创新高。
当前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观察城市的进口发展情况,也可管窥重点城市在推动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中扮演的角色。
21世纪经济研究院以全国23座万亿GDP城市及作为准万亿GDP城市的东莞作为观察样本,对其今年前三季度进口情况进行分析,24座样本城市中,除长沙外的其他城市均保持了进口正增长。前三季度全国进口同比增长22.6%,对比之下共有9城跑赢全国,分别为福州、青岛、合肥、北京、宁波、佛山、南通、重庆与南京。
京沪深总量大,福州青岛增速高
从进口总额看,上海、北京、深圳位列前三,上海与北京前三季度进口总额分别高达.1亿元、.2亿元,逼近2万亿元,深圳亦达亿元。
进口额占外贸总额比重越大,意味着进口的拉动效应更强。从24城来看,一线城市中同样表现突出。前三季度,北京进口额占外贸总额的比重高达79.5%,位列第一;上海则以62.2%的占比紧随其后;深圳也达到了46.2%,位列第五。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以北京、上海、深圳为代表的一线城市,人口规模庞大、经济发展水平高、产业发展也更加多元,并且居于区域发展的枢纽位置,因此对海外高新技术产品、消费品和大宗商品的需求量自然也大,形成较强进口动力。
以上海为例,作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龙头”和全国开放高地,前三季度进口高新技术产品.2亿元,增长8.5%,占同期上海市进口总值的29.7%;进口消费品.9亿元,增长19.8%,高于进口总体增速0.7个百分点,占21.3%。
从增速看,24座样本城市中,福州、青岛、合肥前三季度分别以47.9%、47.2%与32.3%的进口增速位列前三。福州、青岛进口增速居前,也与其产业结构不无关系。
前三季度,福州机电产品进口增速较快,铁矿砂、煤炭等大宗商品进口也量价齐增。其中,机电产品进口增长29.7%,占同期福州进口总值16.5%,占比最大,铁矿砂、煤炭分别进口.5万吨、.5万吨,进口均价分别上涨74.7%、56.7%;青岛亦类似,前三季度主要大宗商品进口增长41.6%、占全市进口总值46.4%,机电产品进口增长49.8%。
长期以来,机电产品都是福州的第一大进出口商品,位于福州的中国(福建)自贸试验区平潭片区是全国唯一的对台综合实验区,对台贸易中机电产品进口是重要领域;作为山东进口量最大的城市,青岛一方面重化工业规模可观,对大宗商品需求量大,另一方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新技术产品需求量增大,也使得机电产品成为进口主力。
进口成连接“双循环”关键纽带
近日发布的《中国进口发展报告》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是率先恢复进口增长的国家。与去年同期相比,中国今年前三季度货物进口月度增长率均超过15%。
当前,进口日益成为连接“双循环”的关键纽带,积极扩大进口对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一方面,有利于满足国内消费升级的内在要求,进一步丰富国内商品供给,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进口引进技术、服务,促进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
前三季度,我国进口呈现出的一大特点,即部分消费品进口增长较快,尤其乘用车、首饰、手表、箱包的进口表现亮眼,分别增长31.5%、63.5%、42.1%和55.8%。
结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称“社零总额”)数据看,21世纪经济研究院发现,24座城市的进口与消费表现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前三季度社零总额排名靠前的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苏州等市,进口额也在全国位居前列。这也表明,进口消费品在拉动城市进口额增长的同时,也有力提振了消费市场,推动内需潜能释放,不少进口增长较快的消费品,同样也成为了各城市零售消费品中增长较快的种类。
例如,前三季度上海市进口消费品中,服装及衣着附件进口增长36.6%,珍珠、宝石及半宝石进口增长.8%,进口汽车增长53.4%,增速均较高。与此同时,同期上海的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8.1%,位列各主要商品的第二位;前三季度深圳进口电子元器件达.1亿元,同比增长14.8%,同期深圳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65.6%。
近期商务部披露的数据也显示,中国消费品进口占整个货物进口比重比五年前提高了4个百分点。年,我国消费品进口额达到1.57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超过同期货物进口增速,充分体现出中国消费者对进口消费品的旺盛需求。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从进博会到消博会,我国近年布局了一系列国家级展会,期望通过进口带动消费,拉动经济发展。同时,各市也积极“顺势而为”,例如上海提出打造全球消费品集散中心、全球新品首发地,希望通过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放大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溢出效应,推动展品变商品,同时将建设虹桥和外高桥国家级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打造集消费品进口、分拨配送、零售推广等于一体的服务链。
如何进阶消费枢纽?
进一步来看,24座城市中能同时满足进口总额、进口增速与社零总额均位居前列的只有上海、北京;深圳进口总额大,但社零总额相对较低;福州、青岛进口增速高,但进口总额与社零总额均较低;重庆社零总额排名靠前,但进口总额与进口增速均排名较低。
究竟哪座GDP万亿城市能够引领未来的进口趋势?又有哪座GDP万亿城市,能够从“进口高地”进阶为“消费高地”甚至“消费枢纽”?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进口不单指货物进口特别是消费品进口,还包括高端技术进口、高端服务进口等包括技术、人才、资金在内的生产要素进口。扩大进口要与吸引国际人才、利用外资、创新发展与扩大内需等战略紧密结合起来。
24座样本城市中,不少城市已具备了其中一项或多项优势。以苏州为例,前三季度进口总额为.9亿元,位列24座样本城市的第4名。这一成绩背后,一个值得
为满足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需要,苏州不断加大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到年,苏州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已增至.1亿美元,占全市进口总额增至50.3%。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外贸新业态发展迅猛。数据显示,在-年期间,我国跨境电商进口交易额从1.9万亿元增长为2.8万亿元,跨境电商进口交易额占中国进口总额的比重也从13.49%上升为19.55%。
目前,虽然跨境电商出口仍处于主导地位,但随着国内消费升级以及不断扩大进口的政策驱动,跨境电商进口将成为未来重点城市争相布局的一大焦点。
一定程度上,24座样本城市中,青岛、广州2城在进口方面的优势也得益于其依托跨境电商综试区和中欧班列等渠道,快速发展起跨境进口电商。
前三季度,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共开行中欧班列列,同比增长46%;广州南沙港也依托海铁联运,极大地降低运输物流成本,更好参与国际贸易。
此外,青岛凭借跨境电商综试区开展的“先入区后报关”“货物拼箱及同仓存储”等创新监管措施,成功吸引唯品会、网易考拉、菜鸟网络、京东海囤全球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落户并开展业务,去年青岛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货物增长%。
仍以广州为例,通过跨境电商,海外高品质消费品实现高效便捷通关并直达消费者。前三季度,广州限额以上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37.8%和56.7%。
此前,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等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这些城市均有望率先进阶为消费枢纽。
实践中,多个城市也已9开始在首店经济、免税渠道等方面加速探索。上海未来三年要新引进首店数达到家,这将使得该市-年新增首店突破家;北京力争到年要吸引国际国内品牌开设家以上首店、创新店、旗舰店,打造全球首发中心。
另一方面,相比首店,免税渠道的大部分商品更具价格优势,免税店或将成为承接奢侈品消费需求回流的重要渠道。为此,北京也提出,发展临空特色突出的国际商品消费、会展消费、免税商业、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加快临空区超大型国际消费枢纽、自贸区国际航空总部园等项目建设,做大免税商业规模。
(作者:21世纪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吴文汐,柳宁馨,李振编辑:杜弘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