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治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护士就是医生的眼睛谈临床护士如何练就火
TUhjnbcbe - 2024/7/5 17:12:00

近日,笔者看到一则视频:大医生说,疫情下,护士就是医生的眼睛。视频中一位护理部主任这样告诉记者:很多人对于护理这个专业不太了解的,大家都认为护士就是打针发药,在临床上做一些基础护理工作,技术含量不高,谁都可以去做,但实际上真的不是这样的。

护士对病人的观察,除了病情,还有一些仪器的参数,如血氧饱和度是体现呼吸和循环功能的一个重要的生理参数,护士时刻要去观察,要用自己专业的判断,结合病人的病情,知道这个参数对于病人是意味着病情好转了,还是病情恶化了?

护士要及时运用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做出判断后才能够传递给医生,然后医生去决定是否要对诊疗方案做出进一步的调整。

其实,不仅仅是在疫情之下,一直以来,护士就是医生的眼睛,工作中观察仔细,除了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还能发现医嘱错误等问题,既保证了患者安全,也保证了医护人员的安全。

与大家分享两个案例,通过案例,更能认识到护理工作在保证患者安全中的重要性。

案例1:独具慧眼,发现溶媒剂量错误

-07-07-8:30,我们病区的责任护士小龚发现静配中心配好送来的一袋参麦溶媒是5%葡萄糖注射ml,一查电脑医嘱,医嘱时间是-07-06,医嘱单上确实是5%GSml+参麦注射液60ml静滴。

但小龚觉得不放心,以往医嘱常常是将参麦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ml中,会不会是医生开医嘱时选择错误了呢?

小龚查阅了药物说明书,发现说明书中的用法用量是5%葡萄糖注射液-ml稀释后应用或遵医嘱,也可以直接滴注。

小龚立即报告了主管医生,主管医生确认是选择错误,重新更改了医嘱。

案例小结:这起不良事件属于Ⅳ级-隐患事件,由于及时被护士发现,未对患者造成伤害。主要原因是医生开立医嘱时疏忽,导致溶媒选择错误。医嘱从开出到药物输注到患者体内,需经过好几道关,如:电脑班护士处理医嘱时核对;临床药师审核时核对;静配中心护士配置时核对;输液前责任护士核对。可见,每一关的三查七对必不可少,在核对时更离不开临床护士的责任心。

知识链接

参麦注射液引起严重过敏反应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对孕妇、药物有家族过敏史、过敏体质者慎用;年老体弱、心肺严重疾病患者用药要加强临床监护。特别是第一次使用时宜选择小剂量,慢速滴注,接上液体后在床边观察3-5分钟。

用药过程中,责任护士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开始30分钟,发现异常,立即停药,采用积极措施抢救患者。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药品不良事件与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

ADE(药品不良事件):是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的临床事件,但该事件未必与药物有因果关系。

ADR(药品不良反应):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作用、过敏反应、特异质反应、致畸、致癌、致突变反应等。

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①导致死亡;②危及生命;③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④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⑤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⑥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在了解了上述定义后,我们再来看这个案例:

假设患者输注参麦注射液后出现了过敏性休克,如果医嘱没有错误,那就属于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在上报病安(不良)事件时,报的是药品不良事件下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如果医嘱开立错误,在上报病安事件时,要上报药品不良事件下的“药物医嘱开立错误”。

案例2:火眼金睛,第一时间发现静脉血栓

-10-23,护士俏俏值后夜班,早上给12床患者俞*静抽血时发现,前一天刚做的PICC的手臂略显肿胀,俏俏在早交班时与责任护士和主管医生交了班,提醒该患者有发生静脉血栓的可能。

责任护士小龚接班后立即为患者测量了臂围,发现左上肢置管一侧的臂围较右臂围粗了2.5cm。小龚一边安慰患者,一边提醒医生开出血管B超,以排除静脉血栓形成。

很快,B超结果就出来了,果然提示:左侧贵要静脉血栓形成。主管医生马上请血管外科会诊,根据会诊建议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等措施。

但问题并没有到此结束,细心的小龚护士发现,患者这次置入PICC的血管是左侧肱静脉,但B超报告却是左侧贵要静脉。

难道是B超报告写错了吗?为此,小龚又去查阅了患者前一次的置管记录,发现这已是患者第三次置入PICC导管,而上一次置管的静脉是贵要静脉,这样发生血栓的原因就能解释清楚了。

案例小结:由于静脉血栓发现及时,治疗三天后,患者的左上肢肿胀较前已明显减退,左上肢臂围21.5cm。这例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能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得益于我院对临床医护人员重视VTE评估与防治的培训。通过培训,护理人员对导管相关性血栓的评估越来越重视,当然,也离不开护士的责任心以及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知识链接:

文献报道,以患者的临床表现作为主要的分类标准,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CRT)分为以下4类:深静脉血栓(DVT)、血栓性浅静脉炎、无症状血栓、血栓性导管失功。

静脉血栓形成主要表现为患者自觉置管侧上肢或肩颈部肿胀、疼痛,检查患肢呈凹陷性水肿,皮温高,患肢可出现浅静脉显露或扩张,基础臂围增加>2cm,也可以没有临床症状。

处理办法:当患者出现疑似DVT的症状和体征时,应行超声检查以确诊。诊断导管相关性DVT后,进行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了解患者已在使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及抗凝药物情况,测量臂围,检查导管的通畅性,评估导管是否有异位或移位,是否合并感染,评估患者后续静脉治疗对导管的依赖性,并请相应科室会诊。

目前指南均不推荐在发生血栓后常规拔除导管。若导管通畅性良好且尖端位置无异常,患者治疗仍然需要该导管通路,可在抗凝治疗下继续保留导管,并正常用于临床治疗。对于上肢PICC继发的DVT,通常不需要绝对制动。

拔管指征有:治疗已不需要该导管;导管功能已丧失;导管位置异常;合并导管相关血流性感染。

四个要点:谈护士临床观察能力的培养

1.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必须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热爱本职工作,树立敬业精神。提高护士的观察能力,最根本的是首先提高护士的工作热爱和热情,使护士对本职工作有浓厚的兴趣,并以此为动力,促使他们积极工作,不怕艰苦,关心病人。只有这样,在工作中才不致于机械地被动执行医嘱,才能耐心细致地对病人进行观察,才能及时发现病人病情的变化。如果没有工作责任心,只是机械地执行医嘱,就难以发现病情变化,更谈不上准确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的处理,其结果将是可怕的。

2.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首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任何良好的观察能力,都必须以丰富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同时,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知识愈丰富、经验愈丰富,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愈深入、愈全面。知识是打开观察能力的钥匙,经验是观察能力的楔机,只有掌握扎实的相关理论,才能在护理病人的时候,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反之,在观察问题时就会视而不见,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就会在眼皮底下溜走,贻误治疗时机。

3.要有持久稳定的注意力:培养观察能力,必须要有持久、稳定的注意力。护士只要走进病房,就应该抛开一切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要带着不良的情绪工作,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把注意力集中到工作上来。在工作中遇事要留心,先观察事物的整体,再观察事物的局部,先注意特殊,再注意一般。采用对比观察,注意病人与昨天有何不同,是好转还是恶化,从中找出差异,找出原因。

4.要有积极的思维:观察力的提高,有赖于积极的思维。观察不单是事物表象对感官的刺激,最重要的还在于对表象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过程,即进一步的积极的思维过程。病人的病情及心理复杂多变,要求护士在观察的时候,积极开动脑筋,凡事都应问个为什么,并抓住问题的主要特征,加以比较、分析、综合,作出判断,为正确治疗及护理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如果只观察到病人表面现象,不加以分析,就往往贻误时机,造成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1.韩炜.浅谈护士临床观察能力的养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15(73).

1
查看完整版本: 护士就是医生的眼睛谈临床护士如何练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