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合肥城记
10月2日18点,合柴·即将开园。这座目前国内首个利用监狱改造的文创园,将如何以创意、创新、创造呢?
提起合肥监狱,合肥本地人都说得上“二轮窑厂”、“合肥柴油机厂”,系统内还有“合老大”的名号。
合肥柴油机厂,是合肥监狱的企业称谓。
这里,曾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工业监狱,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安徽省组建的第一批监狱。
这里,溢动着穿越时空的城市故事。
一组数据令人愕然
年8月,合肥监狱——肥西新生窑厂(对内称“安徽省第五劳改队”)在肥西县关镇一个三面环水的荒岛上开始建设。
当年的44名干部和7名工人,是第一批拓荒者。
◎合肥监狱旧址摄影/赵琳监狱创建初期,条件异常艰苦。一是资金紧张,身处窑厂却用不起砖瓦盖房;二是短时满足不了上千人的住宿。
创业者们晚间就与服刑犯人们一起睡在草棚里,冬不避风、夏不避雨。夏季草棚里闷热难耐,蚊虫叮咬,无法入眠;冬季寒风刺骨,雨雪直往里灌,冻得人躺不下、睡不着。
翻看合肥气象志,一组数据令人愕然:年12月31日最大积雪深度45cm,雪灾严重。年1月6日极端最低气温,-20.6C。
这两项纪录,保持至今。
手工托坯的砖瓦生产
当时的肥西新生窑厂有10座土窑,生产采用牛和泥、手托坯的简单工艺。
◎合肥监狱旧址摄影/赵琳年肥西新生窑厂更名为合肥砖瓦厂。
年,扩建一座40门轮窑,开始实施机械化生产。年编制序列为安徽省第三劳改独立大队。
年12月,合肥砖瓦厂迁到合肥市合安路14号(现合肥市金寨南路号)后,有2座40门轮窑和10座土窑,产量大幅度提高。最高年产红砖万块,平瓦万块。
年启用为合肥柴油机厂,原厂名“合肥砖瓦厂”继续使用。
年编制序列为安徽省第二劳改支队。年2月,经司法部批准,成为安徽省劳改系统第一个对外开放单位。
年1月,正式更名为安徽省合肥监狱。
砥砺前行的柴油机生产
由“肥西新生窑厂”到“合肥砖瓦厂,再到“合肥柴油机厂”。
年,第一台X型柴油机下线。
从单缸到型到型,合肥柴油机厂曾是机械工业部生产型柴油机六个定点厂家之一,年柴油机在全国行检中被评为一等品。
◎合肥监狱旧址摄影/赵琳年12月,第一台发电机组出厂。年自主品牌阀门件获得省优品牌,产品销往除西藏、新疆、台湾外的各省市自治区和美国、朝鲜、巴基斯坦等20多个国家,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出口创汇先进单位”。
年开发AZD柴油机。年开始生产柴油机配件,年开发12V机体。
……
如今,转型生产服装、箱包。
◎合肥监狱旧址摄影/赵琳把狱园建成校园,把刑期变成学期
改造,是监狱永恒不变的主题。
年,合肥监狱设立教育科,建立完备的教育制度,把狱园建成校园,把刑期变成学期,对服刑人员的法制、道德、文化和技术教育正规化、系统化。
年合肥监狱拓荒文化学校成立,著名工艺美术大师韩美林应邀担任名誉校长。
年,合肥监狱率先在全省创新教育改造新举措,连续11年举办主题开放日活动。
从“百名母亲进监帮教”到“千名服刑人员歌唱祖国”,再到“与世博同行、积极改造、奔向新生”、“为了美好明天”、“感悟优秀文化,加快新生步伐”、“正能量,新生梦”,连续11届开放日活动邀请多名社会知名专家进监开展教育大讲堂活动,受众群体达1.2万人次;
以“正心”为品牌的七位一体“拓荒报、拓荒网、图书馆、雕塑班、书画社、话剧团、开放日”形成了合肥监狱独有的教育改造文化阵地。
截至年,8万名服刑人员在这里“脱胎换骨”,20亿块粘土砖、1.5亿块青平瓦、台发电机组、台柴油机机体在这里出厂。
年5月12日,合肥监狱整体搬迁长丰北城新址。
合肥监狱新生
被遗留下来的合肥监狱,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合柴·。
年,合肥市以文化建设的大视野、大格局,决定利用合肥监狱旧址建设“合柴·”文创园。
合柴的保护、修缮、建设由包河区国企滨湖集团实施。滨湖集团将用文创的途径对其进行更新改造,保留合肥柴油机厂的原有肌理,实现工业景观的再生。
10月2日18点,合柴·即将开园。
这座目前国内首个利用监狱改造的文创园,将让你惊奇、惊讶、惊喜。
延伸阅读
位于长丰北城新址的合肥监狱,已经成为省内收押重刑犯的大型工业监狱,是安徽省、合肥市两级检察院警示教育基地。
年,合肥监狱率先在全省监狱系统提出政治改造模式,省局在全省监狱系统推广合肥监狱经验。
年4月,合肥监狱被司法部命名为智慧监狱,是安徽省仅有的2所智慧监狱之一。截止年1月,监狱已连续14年实现监管安全年。
年7月4日,合肥监狱在司法部第十四次安全调度会上作文化改造工作汇报,受到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