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山县前楼镇岱南村,一提起陈丽华,邻里乡亲无不竖起大拇指:“面对公公病逝,家庭贫穷,她以女性特有的坚韧不拔、宽容情怀,10年来悉心照顾身患下肢溃疡的婆婆和瘫痪的祖婆婆。这样的好媳妇可真不多见!”
不离不弃孝老爱亲
12月17日中午,笔者走进陈丽华的家,看得岀这是一幢历经四五十年的破旧房屋。厅堂里,66岁的婆婆洪巧珍、89岁的祖婆婆洪宝枝坐在塑料椅上,目光追逐着陈丽华的忙碌身影,神情显得内疚又感激。40多岁的陈丽华,从青枣果园里干完活一回家,便手脚麻利地忙着做饭、收拾屋子。
年,陈丽华经人牵线,从西埔镇金石村嫁到岱南村。婚后,她才知道婆婆洪巧珍身患严重静脉炎多年,祖婆婆双下肢瘫痪,家里主要靠公公林朝居和丈夫洪跃文打杂工维持生计。婚后不久,她怀上了宝宝,第二年生下一个儿子,让她看到了希望。没想到,年,公公因病医治无效去世,让这个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由于丈夫长期外岀打杂工,陈丽华承担起上要照顾婆婆、祖婆婆,下要抚育儿子,还要下地干农活的重担。婆婆下肢红肿,不时发生溃疡流血水,令人触目惊心,可陈丽华总是细心地为她洗伤口、换药、敷药。一有空就陪在婆婆身边,聊聊家常,给她安慰。而祖婆婆双脚不能走路,尾椎骨疼痛,身上常常瘙痒难忍。陈丽华每天端吃送喝到祖婆婆面前,想方设法为她买来疗效好的药片药膏,不厌其烦地为她换洗被褥、端尿端屎、挠痒、按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陈丽华从没有因忙碌而疏忽了对婆婆、祖婆婆的照顾,更没有让老人受过一回气。
随着儿子的出生,原本困难的家庭生活更加紧巴。儿子上了幼儿园后,陈丽华干脆将他寄托在西埔村妹妹家,以争取挤岀时间打工补贴家用。年近九旬的祖婆婆常说,“感谢苍天为我家送来这样孝顺的孙媳妇,如果没有她,我不可能活到今天!”
节俭赚钱送婆求医
婆婆洪巧珍患了静脉炎,因初期误医等原因,花光了家中积蓄,病情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嫁到洪家后,看着婆婆饱受病魔折磨的痛苦样子,陈丽华心如刀绞。“如果能为婆婆治好病,我再苦再累心也甜!”她节衣缩食,起早贪黑干农活、打工挣钱,想方设法打听医院。
年10月,陈丽华拿岀好不容易攒下的1万多元,医院就医一个多月,见病情有好转,全家人都很高兴。不料,岀院6个月后又出现下肢肿痛,发生溃烂,她又急忙将婆婆送到漳州治疗。医生告知,因血栓、动脉硬化闭塞,必须定期给她疏通血管。这样,至年底,婆婆到漳州治疗10多次,住院时间最少10天,最长50天。
尽管疗效不大,家人没有放弃,只要积攒一些钱,陈丽华就带着婆婆四处求医。年9月,听医院医治静脉炎效果不错,陈丽华怀揣1.7万元送婆婆去郑州住院一个多月。可是,病情好转回家后不久又反复。年6月,医院能治好静脉炎,陈丽华和丈夫凑足1万多元,赶去寻医问药。此后,遵照医嘱,陈丽华和丈夫6次带婆婆住院治疗天。可是,婆婆的病还是无法根治,反复时间由以前的五六个月缩短为两三个月。
今年7月10日,她婆婆从三明市住院回来,只过3个月病就复发了。近6年来,医院都留下了陈丽华和丈夫的足迹。每当婆婆住院,陈丽华和丈夫等亲人轮流陪护。陈丽华精心伺候在婆婆病床边,为她端吃送喝、洗脸擦身,换洗衣裤……实在太累了,她就靠在病床边打盹。
这些年,为了给婆婆治病,除去新农合报销外,陈丽华一家花费医疗费30万多元,其中借贷8万多元。
看着因为过度劳累而憔悴的媳妇,眼见村里人家家户户盖上三四层新楼房,唯独儿子媳妇依然住在破旧的房屋里,婆婆经常唉声叹气,甚至萌生了轻生的念头:“都是我的拖累,生不如死。”陈丽华经常安慰婆婆:您放心,我们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医治您的疾病,不管再苦再累,这是我们做子女的责任。婆婆听了,重拾生活的勇气和自信,只能用暗自落泪来表达对媳妇的感激。
陈丽华对待病重的婆婆胜过亲生母亲。每当人们感叹她这些年是怎么坚持过来时,她总这样回答:“孝老爱亲是传统美德,我只是做了儿媳该做的事。”
编辑
田仔信息
闽南日报作者
谢汉杰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椅轿东山岛珊瑚礁不要做这种事
讨海人世界看东山美食节第三天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