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全科治疗仪QK-S05四肢)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由*物、药物、X线或放射性物质、严重感染、肝炎、结核(粟粒性)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干细胞和免疫机制改变等致骨髓造血功能部分或全部衰竭,出现以白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分急、慢性两种。
临床表现:
①急性型:多见儿童和青、壮年,起病急、贫血严重,除皮肤黏膜外,常有内脏、眼底和颅内出血、高热及口、咽、呼吸道、皮肤化脓性感染。感染与出血相互影响,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②慢性型:成人多于儿童,起病缓慢、常以贫血发病。出血量少、程度轻、常为皮肤、黏膜、齿龈出血及女性子宫出血、伴有肤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慌等症状。
照射部位:上腹部、腰背部、足三里穴。
(二)白细胞减少症
病*感染、放射性损伤、慢性中*及部分药物的作用均可致病。临床表现:起病急、乏力、头昏、低热、失眠、白细胞减少,晚期骨髓呈抑制状态。
照射部位:前胸部、后背部、腰部、腹部、膝下部和内踝上部。
(三)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因体内铁的缺乏,影响到血红蛋白的合成,所引起的贫血。
临床发病缓慢:
①有乏力、头昏、失眠、食欲不振、女性月经不调、心悸、气促。
②部分病人有异食怪癖、有吞咽困难。
③皮肤、黏膜苍白、面色苍白、水肿。
④重症可出现口腔炎、口角破裂、皮肤干燥、毛发脱落、指甲扁平、脆薄、反甲等。经过多峰能量波治疗除改善血液循环外,还可促进新陈代谢,增进铁的吸收及血红蛋白的合成作用。
照射部位:上腹部、腰背部、大椎、足三里穴、曲池穴及内踝部。
注意事项:饮食易用富含铁质食物如动物肝脏、鸡蛋、骨头汤、豆类、红枣、木耳、菠菜。
(四)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是一种与自身免疫有关的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特点为皮肤出现淤点和淤斑、黏膜出血、血小板计数减少。分为急、慢性两型,急性型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女性;慢性型以成人多见。急性型发病前常有病*感染史,起病急骤、发热,突发广泛的严重皮肤黏膜出血,大片淤斑或血肿,淤点常先出现于四肢、尤以下肢为多,分布不均。黏膜出血,多见于鼻、齿龈及口腔。如颅内出血可出现头痛、呕吐。慢性型可有持续性出血或反复发作,每次发作数月或数年。可引起脾脏肿大、贫血、白细胞减少。该病使用多峰能量波治疗可提高免疫功能,促进血小板再生。重症患者配合药物治疗效果更好。
照射部位:腹部、腰部、膝部及内踝上部。
注意事项:①急性发作,应卧床休息治疗并避免外伤。②应吃易消化、富营养食品,常食用花生衣、红枣等。
(五)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临床特点为皮肤淤点、淤斑和黏膜出血、常伴有腹痛、便血、关节肿痛或肾脏病变。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无异常发现。多见于儿童和青年。
①发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皮肤紫癜出现前,全身不适、乏力、低热和食欲减退。
②紫癜多发于下肢和臂部,是出血性丘疹或红斑、两侧对称、分批出现融合成片。
③膝踝关节肿胀疼痛。
④可有腹痛、呕吐、腹泻、便血。
⑤可出现蛋白尿、血尿甚至肾功能不全。
⑥累及脑组织时可出现头痛、癫痫。
⑦累及呼吸道可出现咯血、胸膜炎。
照射部位:腹部、腰部、膝下部及内踝上部。
(六)静脉炎
静脉炎是静脉血管的一种常见病。是指静脉内腔的炎症,同时伴有血栓的形成。分血栓性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多因血流较慢、高凝状态、静脉缺氧和静脉壁的损伤所致,手术外伤、静脉注射感染、产妇长期卧床休息是其诱因。浅静脉炎,多发生在下肢,少数发生在上肢,也可发生在胸、腹壁的静脉,肢体有时也有游走性浅静脉炎发生。临床表现:沿静脉出现局部红肿的索条状物,有明显的疼痛和压痛。深静脉炎:多发生在左下肢,因静脉回流障碍和炎症反应而使整个患肢疼痛、肿胀、皮温升高和浅静脉扩张。后期可产生静脉功能不全的慢性症状(肿胀,行走后小腿疼痛和烧灼感、伴有色素沉着、溃疡)。
照射部位:患部为主,加照腰部。
(七)静脉曲张
多发于小腿后下部及外踝足背的浅静脉。是因血液回流障碍引起的静脉本身扩张、延长和弯曲。临床表现:患肢有酸胀不适下坠感、有轻痛。患部静脉曲张,呈虫样隆起,站立、负重明显;平卧减轻或消失,可出现皮肤萎缩、瘙痒、色素沉着、皮下组织硬结、甚至湿疹和下肢溃疡。
照射部位:以患部为主,并加照腰部,以及相关的膝、踝或肘、腕关节部位。
(八)下肢溃疡
多发于小腿下端内、外侧,多为静脉曲张、静脉炎的并发症或各种原因造成的静脉管损伤感染使组织溃烂、长期不愈。症状表现:患部溃疡面多为浅表性、周围呈黑褐色、并有严重静脉曲张、小腿有肿胀痛感,病程可达数十年。
照射部位:以患部为主,并加照腰部,以及相关的膝、踝或肘、腕关节部位。
(九)脉管炎
脉管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血管疾病。多发于男性青、壮年,以侵犯四肢中、小动脉为主,主要在下肢。其发生与性激素、肾上腺功能、神经调节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有关;寒冷、潮湿、吸烟、外伤可诱发。
症状为:
①疼痛。
②发凉,感觉异常。
③皮色改变。
④可出现游走性浅静脉炎。
⑤足背等部位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⑥坏疽、溃疡、趾节脱落。分为:一期局部缺血期(麻木、发凉、怕冷、间歇性跛行、游走性静脉炎)。二期营养障碍期(发凉、间歇性跛行加重、夜间疼痛剧烈及皮肤苍白潮红,小腿肌肉萎缩)。三期坏死期(血栓形成、肢体缺血,趾端发黑、干性坏死,溃疡形成疼痛剧烈,高热、畏寒)。
照射部位:以患部为主,并加照腰部,以及相关的膝、踝或肘、腕关节部位。
注意事项:①注意照射温度,防止灼伤皮肤、忌烟、注意患肢保暖、防止外伤、愈合后应坚持照射一个月,以防止复发。②下肢静脉曲张者勿久站,注意劳逸结合。③深静脉炎,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以防血栓脱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