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据统计约73.35%的住院病人需静脉输液,医院甚至达89.1%[1,2]。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可减少反复静脉穿刺造成的痛苦,其操作简单方便,可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在临床上被普遍接受。但由于静脉输入的药物直接作用于血管,其速度快,不良反应也较常见。常见的并发症有堵管、静脉炎、液体外渗。
[1]孔兴美,史红霞,于敏,等.医院静脉输液治疗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3(5):-.
[2]孙红,王蕾,关欣,等.医院静脉治疗护理现状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49(10):-.
堵管
血液反流在输液管腔内形成凝血或血栓。
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封管液及其用量:封管液种类不合适,用量过少,推注输液速度过快。
(2)封管技术:输液完毕后封管方法不正确,没有形成正压封管。
(3)输注液体的种类:静脉输入高营养液及输注刺激性的药物后冲洗不彻底。
(4)静脉置管时间过长(不宜超过72h)。
(5)活动度:患者穿刺部位活动过度。
(6)输液的药物有结晶、沉淀或浑浊颗粒,多种药物配伍时未注意配伍禁忌、多次穿刺橡胶塞导致碎屑脱落,进入液体直接成为不溶微粒。
静脉炎
静脉炎是由于血管内壁受到不同因素的刺激,使血管壁发炎,静脉局部疼痛、红肿、水肿。
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留置针的材质、长度与管径过大或过小
(2)操作技术不良。
(3)不适当的穿刺部位。
(4)留置时间过长。
(5)固定方法不良。
(6)输液的浓度的酸、碱性过强或不兼容造成沉淀
(7)病患本身的病理生理状况
(8)输液的快慢
(9)微粒的刺激
液体外渗
输注的药物外渗至静脉以外的软组织内,引发组织坏死、溃疡等。
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渗性、刺激性药物均会破坏细胞蛋白,降低静脉内皮的耐受性,造成静脉血管破裂,药物外渗至血管外。
(2)钢针刺破血管。
(3)不适当的穿刺部位。
(4)输液时间过长(不宜超过72h)。
静脉留置针堵管的预防《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指出:给药前后宜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
a.脉冲式冲管手法可在管腔和导管附近血管内形成涡流,能够较为彻底地冲洗管腔,减少管壁内沉积物形成及刺激性药物在局部血管的滞留时间,避免堵管的发生;普通留置针还需在冲管的时候退针。
b.采用苏云无针正压留置针(在移除注射器或输液器时)自动正压封管,避免血液回流,减少堵管发生,加强了封管效果,操作方便,延长了留置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c.输液时大量微粒进入血管,潜藏在血管里的微粒堆积易形成血栓。
▼成人的毛细血管平均为6-8μm,婴幼儿的毛细血管只有3-5μm;
▼医学证明,精密过滤器可以有效滤除输液器中产生的微粒;
▼使用苏云精密药液过滤器可以过滤5.0μm、3.0μm、2.0μm、1.2μm和0.2μm的微粒。
静脉留置针静脉炎的预防a.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操作中局部消*不严密或枕头被污染;
b.输液最好选择上肢静脉,因下肢静脉血流缓慢,因产生血栓和静脉炎。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指出,外周静脉导管宜选择上肢静脉作为穿刺部位,成人不宜选择下肢静脉穿刺。
c.提高穿刺基本功,力保一次穿刺成功,穿刺成功后需用敷贴固定牢固,以防针头摆动引起静脉损伤(关于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请阅读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