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痛
痹证是指患者上肢、下肢或四肢关节疼痛的疾病。中医学称之为“骨节痛”、“历节痛”、“肢节痛”等。据病因病机分为“风痹”、“寒痹”、“湿痹”、“热痹”等。
西医学认为,骨关节痛可由各种原因引起,如慢性感染性之关节炎,自身免疫之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代谢障碍之骨质增生性关节炎,骨关节周围病变之关节痛等。
1
病因病机
《素问.痹论》云:“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风寒湿邪为本病的主要病因,据感受风、寒、湿之不同,又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等。如《素问.痹论》云:“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凡气候变化无常,或久居潮湿,涉水冒雨,风寒湿邪侵入筋肉骨节而发病。亦可因正气不足,不御外邪而得之。
2
临床表现
行痹: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游走不定,有若风行。可伴恶寒,发热。
痛痹:肢体筋肉关节疼痛显著,遇寒加重,遇热则减,痛有定处,可伴局部肿胀。
着痹:肢体关节酸痛,痛有定处,沉重无力,易受阴雨潮湿气候影响,可伴纳呆不喜饮。
3
治则
调补气血,通经活络,通关利节。
4
取穴
中脘、肩髃、曲池、外关、合谷、风府、阿是、鹤顶、阳陵泉、阴陵泉等穴。
5
刺法
均用毫针刺法,施用平补平泻法,每次留针30分钟,隔日治疗1次。必要时加用灸法或火针温通。
病历1
“邵某,女,23岁。
”主诉:
左臂关节痛,肌肉及手指时有麻感已2个月余。
病史:
2个月前,因感受寒凉引起手臂麻木、疼痛。医院查血沉为30mm/h,诊为“风湿性关节炎”。服用多种药物未效。且病情有加重趋势,左肩、肘关节疼痛,夜间尤甚,不能入眠,手指麻木亦有加重。纳可,二便调,月经正常。
望诊:
面色*,关节无红肿,活动自如,舌苔薄白。
切诊:
脉沉细。
辨证:
素体不足,卫外不固,外感风寒湿邪,阻滞经脉,不通则痛。
治则:
扶正祛邪,通经活络,调达气血。
取穴:
中脘、肩髃、曲池、合谷、外关。
刺法:
中脘施用灸法,余穴用毫针刺法。施用平补平泻手法,每次留针20分钟,隔日治疗1次。
1诊后患者诉疼痛减轻,5诊后手指麻木显著减轻。原方原穴不变,共治疗8次,诸症消失,临床告愈。
病历2
“董某,男,30岁。
”主诉:
左膝关节痛1个月余。
病史:
1个月前原因不明发生左膝酸痛,渐渐加重,疼痛不止,昼轻夜重,伸屈不利,行路尚可,其痛与气候变化无关。局部无红肿热凉,一般情况好。
望诊:
舌苔薄白。
切诊:
脉弦。
辨证:
外邪侵入关节,气血闭阻不畅,经络不通。
治则:
通经活络、疏调气血,祛除外邪。
取穴:
鹤顶、犊鼻、膝阳关、阳陵泉、阴陵泉。
刺法:
均用毫针刺法,施用泻法,每次治疗留针20分钟,隔日治疗1次。
1诊出针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2诊时诉疼痛完全消失,告愈。
病历3
“沈某,女,39岁。
”主诉:
双膝冷痛半年。
病史:
半年前,小产后数日出现双膝关节疼痛,怕凉,遇冷凉疼痛加剧。同时感周身畏冷、怕凉、怕风,四肢发凉。纳可、便调,寐安。
望诊:
面白,舌质淡,舌苔白。
切诊:
手凉,脉沉细。
辨证:
素体阳气不足,气血失和,复感外邪,经络不畅。
治则:
鼓舞阳气,疏散外邪,通经活络,调补气血。
取穴:
风府、犊鼻。
刺法:
风府用毫针刺法,施以补法;犊鼻施用火针温通,隔日治疗1次。
1诊后患者诉双膝疼痛明显减轻。2诊时诉双膝疼痛基本消失,周身发凉、四肢欠温明显好转。共诊治5次,诸症皆消,临床告愈。
6
按语
多种原因均可引起关节痛,为针灸临床常见病症。治疗各种关节痛首先要认清气血之关系,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此为气血生理联系,而气行则血行,气滞则瘀滞则为病机变化。由此而产生“通则不痛”,“以通为顺”的治疗大法。
大凡痹证,或正虚或邪实皆由外邪入侵,经脉气血不通而致,其中“风为百病之长”,“寒为痛因之先”说明了风寒之邪在痹证的地位。由于上述之认识,产生了疏风行血、散寒通络的治疗法则。
例1:
女性患者23岁,素体较虚,因寒凉引起关节痛、麻木,为典型外邪侵入,气血涩而不行之痹证。选用中脘鼓舞正气,气血旺盛以利祛邪。肩髃、曲池、合谷、外关以行气活血,通经活络。中气充盛,气血得畅,通则痛止。
例2:
男性患者30岁,左膝疼痛月余,观其脉症,为邪闭经络,气血不畅之证,故以祛邪通络之法。选用局部及邻近少阳、太阴腧穴,以求气血想和,经通络活,施用泻法而取效。
例3:
女性患者39岁,因小产后外感风寒而致关节疼痛。由于产后气血双虚,阳气不得以附,故产生周身怕凉畏风、肢节疼痛,实为本虚标实之例,选用风府施用补法以祛风散寒止痛,选用火针温通以使阳气通达,外邪可除。
中医针灸培训贺普仁贺氏针灸治疗面肌痉挛
贺氏针灸三通法的起源
贺氏针灸三通法是我国著名针灸学家、国家级名老中医、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精研内难,通览甲乙,汲取历代医家思想之精华,并融合自己五十余年的临床经验,博采众长,对传统的毫针、火针、灸法、拔罐、放血等疗法取其精华,推陈出新而总结出来的针灸治病。
(图为国医大师贺普仁)
贺普仁教授从年从事中医针灸事业至今60余年,通过孜孜不倦的潜心钻研,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创造的“贺氏三通法”,三通法是他六十年医疗实践的总结,集中反映了他的学术观点,现已成为针灸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材。
贺氏三通针灸的精妙之处
以通为主
贺氏针灸三通法的核心在于“通”,针刺疗法的最终目的也在于“通”,而众多疾病的根结在于“不通”,贺氏三通法是贺老通过数十年的医疗实践,在其所运用的多种刺法中选择出来的使用方法,不同的针具各有不同的适应症和不同的效应。其内容为以毫针刺法为主的“微通法”,以火针疗法为主的“温通法”,以三棱针放血为主的“强通法”。
微通法
微通法就是指毫针疗法。毫针在古代称之为“微针”“小针”,微通的内在含义在于毫针微调经气,疏通经脉,在临床操作中从持针、进针、行针、补泻直到留针出针各个环节都要求运用正确针法,掌握气机变化的规律,从而真正理解针刺的精微奥妙之处。微通法即是以毫针作为工具,使经络气血通调和畅,从而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贺老把数十年的经验上升为理论,于八十年代中期提出微通法,后不断总结研究,丰富其内容,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学说。
(图中为国医大师贺普仁之子贺林教授)
温通法
温通法是以火针和艾灸施于穴位或一定部位,借火力和温热刺激,温阳祛寒,疏通气血,以治愈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温通法包括火针和艾灸两种方法,病势急者多用火针,病势缓者多用艾灸。
贺老从60年代起,就开始了对火针疗法的研究和探讨,在总结和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又有创新,对它的适应症(证)及治病机理方面,做了大胆尝试和探讨,治愈了大量的病例,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其应用范围广泛,疗效可靠,因此值得普及和推广。本法是指用火针和艾条治疗的方法。火针既是针具的名称,又是一种针法的名称。本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的作用,因此临床上大多用于虚寒等病症。
强通法
强通法指的是放血疗法,即用三棱针或其它针具刺破人体一定部位的浅表血管,根据不同的病情,放出适量的血液而治疗疾病的针刺方法。针具主要用三棱针,即《灵枢》中所说的“锋针”。其具体刺法有“络刺”“赞刺”“豹文刺”等不同记载,均属于强通的范畴。此方法多用于治疗血瘀络阻之疼痛等病症,方法简捷,效如桴鼓。关于刺血疗法出血量的多少非常值得重视。
贺老在运用本法中,突出了一个“强”字,对丹*、静脉曲张、静脉炎等病临床操作时在地上铺上报纸,令患者将肢体抬起,用三棱针放血,让血液自然流出,一般不用立刻止血,待到血色由紫暗转至鲜红后再进行处理。
传承贺氏针灸三通法
总之,贺氏针灸三通法具有操作简便、适应症广、疗效迅速等特点,尤其在治疗高血压、白癜风、风湿性关节炎、发烧、儿童弱智、子宫肌瘤、外阴白斑、慢性小腿溃疡、下肢静脉曲张、静脉炎等疑难杂症均有显著疗效。用火针治疗中风后遗症为其疗效的一大特色。
(贺氏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
贺氏三通传承讲习班现在河北濒湖合作开课,由贺普仁教授之长子贺林以及嫡传长孙女贺小靖亲自授课,现场指导,小班授课,让大家共同掌握国之精粹—贺氏三通法。
教学现场
主讲内容
第一部分:三通法原理
1、“病多气滞”的发病机理
2、“道”、“器”的针灸理论
3、“神”、“气”的针灸理论
4、“法用三通”的治疗体系
第二部分:三通法操作
1、“微通法”的毫针技术操作
2、“强通法”的锋针技术操作
3、“温通法”的火针技术操作
三通法操作中的重点教授课程,以《火针技术操作规范》国家标准为准则,全面介绍:
(1)火针的功效;
(2)火针施术前的准备;
(3)火针施术的步骤及要求;
(4)介绍各种火针的刺法;
(5)火针施术后的处理;
(6)注意事项和禁忌;
(7)火针临床中各种常见问题的讨论;
(8)火针临床的影像播放。
第三部分:三通法治病
1.脑科病、2.精神科病、3.内科病、4.骨科病、5.静脉曲张、6.妇科病、7.皮科病、8.外科病、9.儿科病等。
第四部分:贺氏针灸临床治疗心法传授
(贺氏针灸)
针灸三通法讲习培训,是学习三通法的有效途径。通过对三通法基础理论的学习,对三通法针法的基础训练,以及结合实际,讨论临床治疗的思维方法,对掌握三通法的核心技术有着重要的帮助。针灸本身是操作性很强的临床医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学习针灸三通法的不二法门。
以下是课程的安排:
11月18日全天报到11月19-11月24学习(北京)
12月23日全天报到12月24-12月29学习
研修费元,濒湖会员元
备注:临床带教名额仅限十五人,以打定金为准拒绝空降!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