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讨论:如何向患者解释留置针留置时间?
近日,笔者看到一位护理老师的留言:
我们不妨来看一下来自于某知名品牌留置针的说明书上关于留置时间的说明:
可见,说明书上写着留置时间不超过72小时。但前提条件是:医院规章制度、国家指南或者产品的完整性已被破坏时,请更换产品。
再来看一下指南,我国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应用指南中对于导管的拔除标准是:外周静脉留置针应72小时~96小时更换一次。
对该标准还有如下说明:
因此,说明书和指南关于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和拔除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对于网友的困惑,笔者完全能够理解。
笔者的建议是:临床上如果遇到要求出示留置针说明书的患者或家属,那就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标准来,留置针用了3天就给予拔除。因为越是纠结的患者,越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护理人员没有必要为此而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根据笔者三十余年的临床工作经验,与患者及家属解释时我们是这样宣教的:“如果滴速通畅、没有红肿热痛,可以继续使用。但是你有任何不适,都要及时告知护士。我们会每日评估,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拔除。”
值得临床护士注意的是:一定要评估评估再评估!
到目前为止,笔者还没有遇到因为留置时间超过72小时-96小时而提出质疑的患者和家属,倒是会有患者和家属因为留置时间不到3天而拔除留置针而感到不满意。当然,经过解释患者和家属也能理解。因此,如何与患者和家属进行宣教和解释绝对是一门学问。
为此,笔者查阅文献,整理了影响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供大家在宣教时参考。
文献复习:留置时间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1、留置针选择:不同材质的留置针其质量不一,会影响留置时间;不同型号的留置针在面对不同患者时其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也有差异。
护理对策:在不影响输液速度的情况下,选择留置针以细、短为宜。临床上成人输液常用的留置针型号是20G-22G,小儿常用的是22G-24G。相对较小的留置针进入血管后漂浮在血管中,可减少机械摩擦及血管内壁损伤,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2、穿刺方法:正确的穿刺方法可提高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发挥静脉留置针的作用,体现静脉留置针的优点。
护理对策:加强操作培训,多向有经验的护士取经,掌握熟练的穿刺技巧,提高穿刺成功率。
在此,我们来分享那个留置针留置了14天的留置针操作视频:
3、固定方式:留置针的固定方式或手法会影响留置时间。留置针固定不牢固,易导致其移位,从而影响留置时间。
护理对策:选择透气性好、黏度高的敷贴,以穿刺点为中心,无张力固定,延长管U型固定,高举平台法固定输液接头/肝素帽,固定妥当可以延长留置时间。
4、静脉选择:好的静脉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不良的静脉选择与药物外渗、静脉炎的发生有很大的关系。
护理对策:选择相对粗、直、富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且易于固定的血管。注意避开关节、神经、肌腱、患病肢体等。
5、输入药物:药物性质、输注速度会影响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高渗性、高刺激性、高浓度药物致静脉炎是影响留置时间的常见因素,如甘露醇、营养液、含钾药物、抗肿瘤药物因其对血管刺激性大而导致静脉炎,从而影响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护理对策:根据患者情况、药物性质或特性调节输注速度,对于浓度高或者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应当选择粗大的静脉进行穿刺,必要时选择中心静脉导管途径。
6、冲、封管技术:封管方法不当,在输注一些黏稠度高的液体或血液后未能及时冲管,护理方面的疏忽导致导管内回血,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留置时间缩短。
护理对策:采用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技术,封管时应缓慢推注,如为肝素帽,封管时边推封管液边退针,导管内充满封管液时即可拔出针头,可防止回血现象发生。
7、环境因素:夏天天气炎热、出汗多易致敷贴脱落,留置针被动带出或穿刺处感染;冬天寒冷且输入低温液体可引起血流速度减慢,药物对于血管壁的刺激时间延长,引起局部疼痛,麻木容易引起静脉炎的发生,导致留置针留置时间缩短。
对策:可以通过改变环境,例如使用空调,冬天适当热敷输液侧肢体。
8、护理因素:如敷贴脱落、局部消*不严、健康教育不到位等。
护理对策:加强巡视,注意评估穿刺点有无红肿、硬结、疼痛或青紫等现象,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注意保护有留置针的肢体,尽量避免肢体下垂以防导管堵塞;对刺激性强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用,滴速宜慢,前后均用生理盐水冲洗,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9、患者因素:患者自身体位不当或着装可影响留置针的畅通;患者及家属对留置针缺乏了解,可使留置时间缩短;患者的病情如血液黏稠度及血脂浓度对留置时间产生一定的影响;穿刺部位皮肤过敏或者局部炎症,会导致留置针局部渗液等。
护理对策:在穿刺前做好卫生宣教,置管前主动告知患者及家属静脉留置针应用的目的及意义,使其了解留置针留置期间应注意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肢体过度活动。对于昏迷躁动或精神失常的患者,争取得到陪护人员的合作,避免患者自行拔管。
10、静脉炎:静脉炎的发生影响因素诸多,如穿刺技术不熟练,反复穿刺,造成血管损伤;操作时消*不严,造成细菌性静脉炎;输液速度过快,大于血流速度,增加血管壁侧压力,药物对血管壁刺激增加;留置针型号与所选血管不相称;输入药物的浓度、pH值、渗透压等对血管的刺激。
护理对策:在留置过程中应对穿刺点进行评估,保持敷贴的黏性和清洁干燥,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疼痛等异常反应,及时拔针,给予对症处理等。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多次进行静脉穿刺,以免损伤血管壁,导致局部血栓形成。
参考文献
[1]韩伟智,徐凌忠.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研究与护理进展[J].考试周刊,(18):-.
[2]么莉,吴欣娟.《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护理分级》应用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董明芬
文章、图片及视频转载自“医学界护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