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掉脚趾头病”吗?顾名思义,得了这种病的患者,他们的脚趾头会因病“掉了”。这种病不是新病,也不是少见病,而是一种多发病。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早有记载,学名为“脱疽病”。今日,小编邀请疮疡科主任医师郝文立带大家了解一下。
脱疽是指四肢末端坏死,严重时趾(指)节坏疽脱落的一种慢性周围血管疾病。又称脱骨疽。其临床特点是好发于四肢末端,以下肢多见,初起趾(指)间怕冷,苍白,麻木,间歇性跛行,继则疼痛剧烈,日久患趾;(指)坏死变黑,甚至趾(指)节脱落。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糖尿病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于寒冷季节,以20一40岁男性多见,常先一侧下肢发病,继而累及对侧,少数患者可累及上肢;患者多有受冷、潮湿、嗜烟、外伤等病史;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多发于老年人(50岁以上)。
01坏疽临床分期一期(局部缺血期):患肢末端发凉,怕冷,麻木,酸痛,间歇性跛行,每行走—m后觉患肢小腿或足底有酸胀疼痛感而出现跛行,休息片刻后症状缓解或消失,再行走同样或较短距离时,患肢酸胀疼痛出现。随着病情的加重,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患足可出现轻度肌肉萎缩,皮肤干燥,皮色变灰,皮温稍低于健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部分患者小腿出现游走性红硬条索(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二期(营养障碍期):患肢发凉,怕冷,麻木,酸胀疼痛,间歇性跛行加重,出现静息痛,夜间痛甚,难以人寐,患者常抱膝而坐。患足肌肉明显萎缩,皮肤干燥,汗毛脱落,趾甲增厚,且生长缓慢,皮肤苍白或潮红或紫红,患侧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三期(坏死期):二期表现进一步加重,足趾紫红肿胀,溃烂坏死,或足趾发黑,干瘪,呈下性坏疽。坏疽可先为一趾或数趾,逐渐向上发展,合并感染时,则红肿明显,患足剧烈疼痛,全身发热。经积极治疗,患足红肿可消退,溃疡可愈合,坏疽局限。若坏疽发展至足背以上,则红肿疼痛难以控制,病程日久,患者可出现疲乏无力、不欲饮食、口干、形体消瘦,甚则壮热神昏。
02坏疽分级根据肢体坏死的范围,将坏疽分为三级:一级坏疽局限于足趾或手指部位,二级坏疽局限于足跖部位,三级坏疽发展至踝关节及其上方。
03坏疽病因目前认为本病是由于小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造成闭塞,致使局部缺血。半数伴有雷诺现象,男性多见,以吸烟者为多。吸烟与本病的经过和预后关系密切。
相关链接疮疡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由全国著名中西医结合疮疡专家李竟教授创立,是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疮疡研究所下设的以专门从事治疗疮疡疾患研究为主的临床科室,天津市中医重点专科,国家二级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疡科分会的挂靠单位。为进一步总结老中医学术思想,年成立了“李竞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目的是挖掘老中医经验精华,锻炼和培养具有高水平的疮疡医师队伍。完成并通过了十余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四项部、市、局级科技进步奖。
科室以诊治各种皮肤感染性疾病、周围血管疾病、乳腺疾病、肛肠疾患等为专长,多年来坚持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原则,坚持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并行,总结出“腐去肌生”、“肌平皮长”的皮肤溃疡愈合规律,以“给邪出路”为疮疡疾患的治疗基础,并依此制定了一系列外治方法和内服外用治疗方剂,具有简便验廉的功效,应用于临床疗效满意。如“洞式排脓法”治疗急性脓肿,“去腐生肌法”治疗慢性皮肤溃疡和慢性窦道,“冲洗灌注法”治疗窦道瘘管,改良蝶形粘膏加金疮无忧散治疗切割伤、裂伤等,均通过了成果鉴定。另外在乳腺炎、糖尿病坏疽、肛肠疾病治疗上总结了一套独特的方法,患者痛苦小,方法简便,疗效满意。
咨询
疮疡科通讯员供稿
编辑:常泰然
校对:孙静
责编:陆静
往期精彩内容
暖气来了,“暖气病”也来了!远离“暖气病”请看这里
眩晕病您看对科室了吗?
颠覆想象的推拿科
图解“十四五”,收藏学习!
“战痘”胜利的你,应该怎样打扫“痘印”这个战场—光子治疗助您快速祛除痘印
宝宝脸上有白斑,“白色糠疹”了解一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