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治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医治疗丹毒偏方验方效方
TUhjnbcbe - 2020/12/22 17:00:00
白癜风早期能治愈         https://m-mip.39.net/pf/mipso_6698604.html

 第九节丹*丹*是以患部突然皮肤鲜红成片,色如涂丹,灼热肿胀,迅速蔓延为主要表现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少阳司天,客胜则丹疹外发,及为丹傈疮疡……”《诸病源候论·丹*病诸候》云:“丹者,人身忽然掀赤,如丹涂之状,故谓之丹。或发于足,或发腹上,如手掌大,皆风热恶*所为。重者,亦有疽之类,不急治,则痛不可堪,久乃坏烂。”本病发无定处,生于胸腹腰胯部者,称内发丹*;发于头面部者,称抱头火丹;发于小腿足部者,称流火;新生儿多生于臀部,称赤游丹。本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网状淋巴管炎。[病因病机]由于素体血分有热,外受火*,热*蕴结,郁阻肌肤而发;或由于皮肤粘膜破伤(如鼻腔粘膜、耳道皮肤或头皮破伤,皮肤擦伤,脚湿气糜烂,*虫咬伤,臁疮等),*邪乘隙侵入而成。凡发于头面部者,挟有风热;发于胸腹腰胯部者,挟有肝火;发于下肢者,挟有湿热;发于新生儿者,多由胎热火*所致。

[诊断]多数发生于下肢,其次为头面部。新生儿丹*,常为游走性。可有皮肤、粘膜破损等病史。发病急骤,初起往往先有恶寒发热、头痛骨楚、胃纳不香、便秘溲赤等全身症状。继则局部见小片红斑,迅速蔓延成大片鲜红斑,略高出皮肤表面,边界清楚,压之皮肤红色稍退,放手后立即恢复,表面紧张光亮,摸之灼手,肿胀、触痛明显。一般预后良好,约经5—6天后消退,皮色由鲜红转暗红或棕*色,最后脱屑而愈。病情严重者,红肿处可伴发瘀点、紫斑,或大小不等的水疱,偶有化脓或皮肤坏死。亦有一边消退,一边发展,连续不断,缠绵数周者。患处附近署核可发生肿痛。发于小腿者,愈后容易复发,常因反复发作,皮肤粗糙增厚,下肢肿胀而形成象皮腿。新生儿丹*常游走不定,多有皮肤坏死,全身症状严重。本病由四肢或头面走向胸腹者,为逆证。新生儿及年老体弱者,火*炽盛,易致*邪内陷,见壮热烦躁、神昏谵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甚至危及生命。辅助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常在20X几以上,中性粒细胞80%一90%。

[鉴别诊断]

一、发局部色虽红,但中间隆起而色深,四周较淡,边界不清,胀痛呈持续性,化脓时跳痛,大多可坏死、溃烂;全身症状没有丹*严重;不会反复发作。

二、接触性皮炎有明显过敏物质接触史;皮损以肿胀、水疱、丘疹为主,伴灼热、瘙痒,但无触痛;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

[辨证论治]

一、内治法

(一)风热*蕴发于头面部,皮肤掀红灼热,肿胀疼痛,甚至发生水疱,眼胞肿胀难睁;伴恶寒发热,头痛;舌红,苔薄*,脉浮数。辨证分析:风热*邪犯上,与血分热邪蕴结,郁阻肌肤,故见头面部皮肤掀红灼热,甚则发生水疱;经络阻塞,气血不畅,故皮肤肿胀疼痛,甚则眼胞肿胀难睁,或伴头痛;风热*邪与正气相争,故见恶寒发热;舌红、苔薄*、脉滑数为邪热尚在表之象。治法:疏风清热解*。

方药:普济消*饮加减。大便于结者,加生大*、芒硝以泻下通腑。

(二)湿热*蕴发于下肢,局部红赤肿胀、灼热疼痛,或见水疱、紫斑,甚至结*化脓或皮肤坏死;可伴轻度发热,胃纳不香;舌红,苔*腻,脉滑数。反复发作,可形成象皮腿。辨证分析:湿热下注,复感外邪,湿热*邪淤结于下肢,郁阻肌肤,经络阻塞,故局部红赤肿胀、灼热疼痛,或见水疱、紫斑;热*炽盛,腐化肌肉,故甚者可至结*化脓、肌肤坏死;湿邪中阻,故见胃纳不香;舌红、苔*腻、脉滑数为湿热蕴结之象。湿性粘滞,与热胶结,故易反复发作。

治法:清热利湿解*。

方药:五神汤(茯苓30克车前子30克金银花90克牛膝15克紫花地丁30克,治多骨痈)合萆藓渗湿汤(处方:萆薢、薏苡仁各30g,赤茯苓、*柏、丹皮、泽泻各15g,滑石30克,通草6克。

功效:清热利湿。主治:丹*、湿疹。便秘者,加大*12-15克(后下)。湿热较盛者,加龙胆草、栀子各12克。剧痒者,加浮萍9克、白蒺藜15克。

方歌:萆薢渗湿湿作怪,赤苓薏米水汽败,丹皮滑石川*柏,泽泻通草渗透快)加减。肿胀甚窄或形成象皮腿者,加苡米、防己、赤小豆、丝瓜络、鸡血藤以利湿通络。

(三)胎火蕴*发生于新生儿,多见于臀部,局部红肿灼热,常呈游走性;或伴壮热烦躁,甚则神昏谵语、恶心呕吐:辨证分析:胎火蕴*,与气血搏结,故见局部皮肤红肿灼热;火*入于心包,心神受扰,故可伴壮热烦躁,甚则神昏谵语;邪热侵扰脾胃,故恶心呕吐。治法:凉血清热解*。

方药:犀角地*汤合*连解*汤加减。神昏谵语者,可加服安宫牛*丸或紫雪丹。

二、外治法

用金*散或玉器散冷开水或金银花露调敷;或用新鲜野菊花叶、鲜地丁全草、鲜蒲公英等捣烂外敷。皮肤坏死者,若有积脓,可在坏死部位切一二个小口,以引流排脓,掺九一丹。

[其他疗法]

砭镰法下肢复发性丹*,患部消*后,用七星针或三棱针叩刺患部皮肤,放血泄*。亦可配合拔火罐,以减少丹*的复发。抱头火丹和赤游丹禁用。

[预防与调摄]

1.患者应卧床休息,多饮开水,床边隔离。流火患者应抬高患肢。

2.有皮肤粘膜破损者,应及时治疗,以免感染*邪。

3.因脚湿气致下肢复发性丹*患者,应彻底治愈脚湿气,以减少复发。

[结语]丹*相当于西医的急性网状淋巴管炎。其特点是:患处皮肤突然鲜红成片,色如涂丹,灼热肿胀,迅速蔓延,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每多复发,下肢复发性丹*可形成象皮腿。应与发、接触性皮炎相鉴别。风热*蕴证,治宜散风清热解*.方用普济消*饮加减;湿热*蕴证,治宜清热利湿解*,方用五神汤合萆藓渗湿汤加减;胎火蕴*证,治宜凉血清热解*,方用犀角地*汤合*连解*汤加减。偏方/验方/效方

一、银花芍药汤治丹*

疏风解*,凉血通腑。主治丹*。

银花12克,赤芍9克,*芩6克,连翘9克,荆芥3克,山桅9克,竹叶6克,枳实4.5克,大*4.5克,薄荷2.4克(后下)。

每日1剂,水煎服。

李某,女,51岁。患者三天前开始自觉面部瘙,如虫行之状,嗣后面部皮肤隐现掀红,即痒且痛,常感恶寒发热,头痛恶呕,胸闷不舒,呼吸急促,大便干结已三天未行。检查眼睑、前额和鼻梁三处皮肤.红,赤色如丹,形如云片;体温38.3℃。经西医诊断,为颜面部丹*。诊见舌赤,少苔,脉浮数。证系热邪郁于血分,外受风邪,风热相搏,诱发而为抱头火丹。治宜疏风解*,佐以凉血通腑。以此方煎汤内服,另嘱其以消炎软膏敷贴局部,每日换一次。用药之第二日,寒热已解,大便畅行,红肿亦见小退。惟中焦之热尚盛,将方中荆芥、大*去之,加人*连2.4克,嘱其再进2剂。药后红肿完全消失,胸膈爽快,食之味香。但面部皮肤尚有微痒,转用以凉血疏风之剂,其方为:菊花9克,丹皮4.5克,玄参9克,桑叶9克,生地12克,蝉衣4.5克,炒山桅6克,甘草3克。又连进3剂,诸症皆除。

二、苦参治丹*

主治丹*。

苦参适量。

将苦参研粉,加绿茶浓汁调成糊状,外敷局部红肿处,1日2次。药面用薄膜覆盖,用针穿薄膜呈蜂窝状小孔,其范围根据疮面大小而定。

疮面溃烂者不可敷药,外敷内服药期间忌食腥辣之品。

李某,男,37岁。左小腿内侧红肿疼痛1天,伴恶寒发热,头痛口渴,体温39.7℃。诊断为急性网状淋巴管炎。给予青霉素静滴,口服先锋霉素治疗,用药3天热未退净,小腿红肿不退。改按上方局部外敷苦参糊,1日2次。内服龙胆泻肝汤方加减。治疗3天后热除纳佳,局部红肿基本消退。继用苦参糊外敷3日而愈。

三、鹿角霜熟地治丹*

主治丹*。

鹿角霜、熟地各30克,川椒、麻*、肉桂各5克,白芥子3克,炮姜1.5克。

每日1剂,水煎2次,温服,煎第3次熏洗患部。若局部皮色紫暗者,加丹参20克,红花6克,鸡血藤30克;若疼痛者,加乳香、没药各6克。

用此方治疗丹*患者15例,服药6~30剂,均获痊愈。

四、金银花玄参治丹*

滋阴凉血,清热解*。主治丹*。

金银花20克,玄参15克,当归10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服。

发于颜面者,加牛蒡子、桑叶、菊花;发于胸腹者,加柴胡、龙胆草、郁金、*芩;发于下肢者,加*柏、猪苓、赤小豆、牛膝;高热者,加生石膏、知母、花粉;血热者,加丹皮、赤芍、紫草;便秘者,加大*;反复发作者,加路路通、鸡血藤、防己、冬瓜仁;肿胀者,加泽泻、薏苡、木瓜、乳香、没药。局部用马勃、朴硝各90克,冰片5克,制为面,与捣烂鲜马齿苋90克,香油适量,调成糊状外敷。

用此方治疗丹*患者31例,其中2~3天痊愈者19例,4~6天痊愈者10例,1周痊愈者2例。

五、银花地丁治丹*主治丹*。

金银花、紫花地丁各30克,野菊花15克,*柏、丹皮、赤芍、泽兰、牛膝、泽泻各10克,萆光(氵光)、碧玉散(包)各12克。

每日1剂,水煎服。药渣外敷于患处,保持湿润,每日用药1次。

高热者,加紫雪丹;肿胀甚,有水疱者,加车前子、防己;苔腻纳呆者,加苍术、生薏苡仁;反复发作、肿硬难消者,加桃仁、鸡血藤。

应用清利通络法治疗下肢丹*例,用药4~16日后,其中治愈列,占93.33%;好转8例,占6.67%,总有效率为%。

六、菊花茯苓饮治丹*

主治丹*。

野菊花、土茯苓各30克。

每日1剂,加冷水浸泡片刻,水煎2次,取药汁分2次服。

用此方治疗丹*患者15例,均获治愈。其中服药3剂治愈者4例,5剂治愈者8例,6剂治愈者3例。

七、生川**连膏治丹*

主治小儿丹*。

生川*、生南星、生半夏、生白附子、生草乌、生川乌,川*连各克,*柏、*芩、红花、生甘草各50克,凡士林适量。

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过筛,用凡士林适量加热后,调人已和匀的药水成膏,装瓶备用。用时,根据丹*大小范围,将膏药涂于患部,外盖敷料,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直至痊愈止。

用本方治疗小儿丹*患者31例,经换药4~8次,均获治愈。丹*(erysipelas)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诱发因素为手术伤口或鼻孔、外耳道、耳垂下方、肛门、阴茎和趾间的裂隙。皮肤的任何炎症,尤其是有皲裂或溃疡的炎症为致病菌提供了侵入的途径。轻度擦伤或搔抓、头部以外损伤、不清洁的脐带结扎、预防接种和慢性小腿溃疡均可能导致此病。致病菌可潜伏于淋巴管内,引起复发。

八、中医处方

(一)〖辨证〗热邪郁于血分,外受风邪,风热相搏所致。

〖治法〗疏风解*,佐以凉血通腑。

〖方名〗加味疏风解*汤。

〖组成〗银花12克,赤芍9克,*芩6克,连翘9克,荆芥3克,山栀9克,竹叶6克,枳实4.5克,薄荷2.4克(后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单仓桂方。九、中医处方

(二)〖辨证〗湿热下注。

〖治法〗凉血解*,利湿清热。

〖方名〗加味凉血利湿汤。

〖组成〗金银花30克,公英24克,地丁30克,赤芍9克,生地15克,大青叶30克,*柏9克,牛膝9克,生石膏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赵炳南方类丹*隶属于“伤水疮”范畴。清·陈士铎《洞天奥旨》中就有“伤水疮者,因误被竹木签破皮肤,又生水洗之,溃而疼痛,或鱼刺诸骨破伤,久而不愈”的记载。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肌肤破损,致邪*郁滞皮肤经络而成。在治疗上,除应用抗生素类药物外,采用中药局部熏洗加外敷疗法,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十、中药外敷:组方:外敷药益*膏由益母草与金*散按1:1配制而成。

调制及使用方法:将洗净晒干之益母草加工成细末,用文火浸煮3小时以上,待其冷却后备用。使用时将益母草煎汁与金*散混合搅拌成膏状,加入冰片少许即成。患指常规消*后,敷贴益*膏于患指上,用清洁纱布包扎,每日1-2次。

十一、中药熏洗:组方:野菊花30克,土茯苓30克,忍冬藤15克,赤芍10克,粉丹皮10克,蝉衣5克,嫩桑叶15克,透骨草15克。以上诸药每日1剂,兑水浓煎,待稍凉后浸泡患指20-30分钟,于敷药前1小时进行。治疗期间,患者应避免再洗涤鱼、虾、鸡、鸭、鹅等食品,以防腥气污秽之水浸入伤口,导致复发。

十二、一种治疗下肢丹*的中药——作者刘运波摘要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一种治疗下肢丹*的中药,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的组份组成:土茯苓30-60g、薏米20-30g、泽泻10-15g、苍术20-30g、*柏20-30g、双花20-30g、地丁10-15g、丹参20-30g、牛膝10-15g、甘草6-10g。总有效率%,治愈率80.8%、好转率19.2%。

出版源CN,丹*的中医治疗方法

十三、 1.风热火炽证见于头面、耳项、臂膊等处,灼红,重则双目合缝,不能睁开。伴见口渴引饮,大便干结,舌红,苔薄*,脉滑数。治以散风清热解*为主,方以化斑解*汤加减。

十四、 2.肝经郁火证发于胸腹、腰背、胁肋、脐周等处,红肿,向四周扩展,舌红,苔薄*,脉弦数。治以清肝利湿解热为法,方以柴胡清肝汤加减。

十五、3.湿热火盛证常发于下肢腿股、足背等处,红肿灼热,向上蔓延,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行走困难。伴见纳少,渴不欲饮,舌红,苔*腻,脉滑数。治以清热利湿解*为法,方以利水渗湿汤加减。

十六、4.*热入营证重证者范围较大,可见神昏谵语,躁动不安,恶心呕吐等诸逆证。治以凉血解*,清心开窍,方用清温败*饮加减。水煎服,日1剂。神昏谵语者,加用安宫牛*丸、至宝丹、紫雪丹或牛*清心丸,选用一种。局部可用清热解*之中药外敷。初期用仙人掌、马齿苋、芙蓉叶、绿豆等,任选一种,捣烂外敷,干则换之。中后期红肿稍退,可改用金*膏或如意金*散,蜜水调敷。对反复发作的丹*,可服药预防:生薏仁米30g。每日煎服1次。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多饮温开水。并与健康人隔离,避免接触。忌食辛辣、荤腥、油腻之品,多吃蔬菜、水果。丹*饮食护理丹*属中医热症,应忌辛辣、醇酒、煎炸、油腻等热性食物,以防伤阴动火。嘱病人食凉性、清淡食物,如面条、米粥、新鲜蔬菜、水果等。多饮开水、茶水。密切与医生配合搞好饮食护理,增进病人食欲,使饮食起到增加营养、补益精气、扶正固本的作用。

十七、下肢丹*验方金银花、薏苡仁各25克,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茯苓、滑石、当归、川牛膝各15克,*柏、萆薢各10克,丹皮12克。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可将药渣放入瓷盆内,加水毫升,煮沸20分钟,待温,洗患足20~30分钟,每晚1次,并抬高患足。7天为1疗程。有足癣者加苦参、地肤子、白鲜皮各15克,肿甚者加土茯苓20克,海桐皮10克。.9.14晚二剂,煎服,渣洗。六神丸口服。牛*解*片生理盐水调成糊状涂患部。牛*解*片(人工牛*5g雄*50g石膏g大*g*芩g桔梗g冰片25g甘草50g):治皮肤病可治热疖、疗疮、无名肿*、丹*、痤疮、带状疱疹等。取牛*解*片2—3片,压碎,加入生理盐水调成糊状,用消*棉球蘸涂患部,每日早晚各1次;重症者,将浸有牛*解*药液的棉球敷于患部并包扎。

十八、活血通脉饮

当归、川芎各15克,赤芍、土茯苓各60克,丹参、银花各30克。

上诸药加水煎取药汁克。

活血化瘀,利湿消肿。

适用于丹*,属血瘀证者。

每天1剂,分2次服。

十九、四物消风饮

当归9克,生地18克,赤芍9克,川芎9克,荆芥9克,防风9克,白鲜皮15克,蝉蛻3克,薄荷3克(后下),独活9克,柴胡3克,大枣15克。

上诸药水煎取药汁。

清热解*,凉血祛风。

适用于丹*。

每天1剂,分2次服。

二十、解*化瘀汤

当归12克,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玄参30克,赤芍30克,败酱草30克,蜈蚣3条,甘草6克。

上诸药水煎取药汁。

清热解*,凉血消肿,活血化瘀。。

适用于下肢丹*。

每天1剂,分2次服。10天1个疗程。体温升高者加石膏30克,知母12克,栀子12克;局部色变紫黑者,加水蛭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局部色黑欲溃烂者加血竭10克,白芷10克,*芪30克;水肿者加茯苓15克,猪苓15克,泽泻15克。

治丹*秘方(3首)

二一、蝎槟导滞汤

余步卿,《医院学报》(6)年

全蝎(或蝎尾)4只(研吞)、槟榔、生甘草各4.5克,川牛膝、炙甲片、桃仁各9克,红花、独活各3克,赤芍、*柏各6克,忍冬藤12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化湿清热,疏结导滞。

本方是已故名医余步卿用以治疗流火早期的经验方。方中的独活、*柏、生甘草化湿清热;忍冬藤解*通络;以全蝎搜风、散结、通络;槟榔、川牛膝、炙甲片、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疏结导滞,且牛膝导药下行直达病所,故兼之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化湿清热、疏结导滞之功。用之临床,一般三四剂即可见效。

流火早期(下肢丹*)。鲁贤昌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本方不但对流火早期有效,而且对流火中、晚期(除化脓者外)和多种下肢疾患,如热痹、血栓性静脉炎、炎性肿块、手术后感染和伤筋瘀肿疼痛,人造血管术后栓塞等均可主之。

如有表证,发冷发热,脉浮数、舌苔白腻,可加薄荷、苏梗;热重烦躁,舌苔*腻,去红花,加焦山栀、*芩、丹皮;脘闷欲呕,去桃仁、炙甲片、独活,加藿香、姜半夏、广郁金、炒枳壳;肿硬痛剧,加乳香、桑寄生;皮色潮红、光亮肿大者,去炙甲片、红花,加晚蚕砂、地骷髅、绵茵陈。鲁贤昌用药经验:如方中缺全蝎,可用地鳖虫、地龙或蜈蚣代替;槟榔用量可酌情增加;高热时,去独活、红花、炙甲片,加金银花、紫花地丁、半枝莲、丹皮等。在内服药治疗的同时,也可适当配合外治:如腹股沟淋巴结坚硬肿大,可用温经通络的薄贴盖之;局部红肿较剧者,可加用如意金*散外敷。

临床屡用,均获良效。鲁贤昌临床验证流火(下肢丹*)、血栓性静脉炎、人造血管术后栓塞各1例、均获痊愈。多年临床使用,用治上述各病症,证明均有良好效果。

二二、鹿角阳和汤郑锦章,《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鹿角霜30克,麻*5克,熟地30克,肉桂5克,白芥子3克,炮姜1.5克,川椒5克。

水煎服,每日1剂。头二煎温服、第三煎熏洗患处。

温阳解*、利湿消肿。

慢性丹*出现局部漫肿,疼痛不著,患处皮温稍低,皮色苍白或紫暗,自觉木胀感等是虚寒之象,故方用麻*开腠,可助解散寒凝;取肉桂壮元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炮姜守而不走,助肉桂温中散寒;白芥子对皮里膜外的寒凝有消散之功;方中重用熟地补血生精填髓,扶正以驱邪。且熟地与麻*同用,既能缓麻*发表,又能去熟地滋腻;川椒温经散寒;鹿角霜功力不及鹿角,故用量较大,取其温补肾阳兼能散瘀消肿而治虚寒性疮疡。合用共奏温阳解*、利湿消肿之功,故用之多效。

慢性丹*。

局部皮色紫暗,加丹皮20克,红花6克,鸡血藤30克;疼痛加乳香、没药各6克。

治疗17例慢性丹*虚寒型,除1医院,2例下肢呈慢性水肿样而中断治疗外,其余均获良效。

二三、解*清热汤赵炳南,《赵炳南医疗经验集》

蒲公英、野菊花、大青叶各30克,紫花地丁、蚤休、天花粉各15克,赤芍9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清热解*。

方中蒲公英解*长于消痈;紫花地丁解*长于治疔*;大青叶解*清热凉血,常用于治疗瘟疫斑疹、丹*等症;蚤休能解肝胆之郁热、熄上扰之火*,善治上焦痈肿疮*;佐以赤芍凉血活血散瘀;花粉清热生津护阴。药少力专,各尽其用。既能协同解*清热,且各有专长,故适用于疔、疖、痈肿、急性丹*等一切体表感染的初期。本方为清热解*的首选良方、力专解*清热。

疔、疖、痈、急性丹*初期及一切体表感染初起之症。

多年临床使用,屡试屡验,效果颇佳。丹*是由于乙型溶血链球菌感染而成的急性炎症。治宜清湿热解*为主。而类丹*则是因为人体感染猪红丹*丝菌而形成的急性皮肤病。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可引起心内膜炎、败*症等。治疗法则同一般丹*。

处方1:紫金锭、犀*丸、六神丸、龙胆泻肝丸,任服1种,可治丹*。

处方2:苍术、*柏各9克,板蓝根30克。水煎服。主治下肢丹*。并发橡皮肿者用:防己、泽泻、苍术各60克,升麻30克,共研末。每次服9克。每日2次。

处方3:鲜菊花叶,鲜蒲公英,鲜地丁,鲜蚯蚓各等份,捣烂外湿敷患处;鲜仙人掌、鲜马齿苋各30克,捣烂外敷;马齿苋、海桐皮、大青叶各30克,侧柏叶、木瓜各15克,煎汤冷却后湿敷患处。每日2次。均治丹*。

处方4:栀子、连翘、*芩、木通、生地、当归、大青叶、紫草、元胡。若病变部位在胸腰腹部加柴胡、龙胆草、*连;病在上焦的加野菊花、金银花、板蓝根、白花蛇舌草;病在下肢的加牛膝、*柏、萆薢、泽泻;痛甚者加制乳香、没药。老年患者,皮疹虽消失但仍疼痛余*未消者,可用生地、大青叶、板蓝根、紫草、地丁、当归、赤芍、元胡、*参、沙参等,随症加减。主治缠腰火丹。裴永清:

二四、活用加味苍柏散治痛风和丹*

——转自:人民*协报向佳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治病亦是如此,有很多经典验方要传承和推广,但不能墨守成规,要在积累临床经验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思想,活学活用,大胆创新。裴永清教授活用加味苍柏散即为典范。加味苍柏散出自《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原方是为湿热脚气所设,病在下焦,红肿热痒,湿热下注。“这个方子还可用于痛风等其他疾病治疗,这在中医学上叫做异病同治。”裴永清说,痛风至今没有理想的治疗药物,但中医古来就有句话叫“施其法,不离其方”,所以用加味苍柏散治疗痛风,也是把别人的方子拿来活用,因为“方子是有数的,法是无度的。”

1.中药对症不为“降指标”裴永清讲了一个真实的病例。有个患者得了痛风,疼得在床上一动不动,脚拇指上面一段红肿,一碰就疼。请裴永清前去诊治,他还没到床边,患者就疼得直说“别碰我”。看裴永清开完方子,患者的家属拉着裴永清问道;“病人的转氨酶高出多,不知方子能降转氨酶吗?”裴永清笑了,“中医不讲转氨酶,讲湿热,您先让患者吃吃看,要是见好就接着吃,要是不好,您赶紧用西医的办法。”过了三天,患者家属高高兴兴地对裴永清说,“您的方子太好啦,吃了您的药再化验转氨酶就降下来了,到底哪个药能治转氨酶偏高啊?”面对再一次的追问,裴永清无奈地说,“中医不讲转氨酶,中医管这个病叫做湿热下注,红肿热痛,服药即可缓解。这类病人有的头次要坐轮椅过来,再次复诊就能自己走进来了。”裴永清给这位病人开的方子正是加味苍柏散。加味苍柏散本是治疗湿热脚气的,中医认为这种病属于湿热下注,痛风的表现里红属于热,肿属于湿,痛属于不通,即湿热瘀共存。“痛风的瘀在哪个部位?脚上,这不也是湿热在下面吗!我把加味苍柏散拿过来治疗痛风,是活用经典方,符合中医思维,并不是异想天开啊!”裴永清说,中医最大的特点就是辨证论治,辨证论治的最高层次是辨病机,抓主症的更高层次就是抓病机。痛风的病机是湿热下注,加味苍柏散重点就是治疗湿热下注导致的脚气,原理相同,所以用了以后就能见效。

2.治疗丹*相当于抗菌素裴永清还用加味苍柏散来治疗丹*。丹*多发在下肢,临床表现为红肿热痛,效果也比较突出。有一位王姓患者,男,28岁,天津人,两腿患丹*3年,膝下至踝肤色暗红,在踝上6~7公分处可见丹*病发灶,色紫红。最初是右腿发病,过了半年后左腿也出现症状,平素有脚气,流水而痒。血压偏高,中重度脂肪肝,近半年用抗菌素无效,几经辗转找到了裴永清。裴永清分析认为,这位患者的丹*源于细菌感染,疾病是从脚趾而来。他平时喜好喝酒吃肉,也就是饮食不节、湿热内盛导致湿热下注,久了就易伤血,用清代名医叶天士的话说叫做“久病入络”。病在下焦,有红肿热痛的症状,抓住湿热下注的病机,把加味苍柏散拿过来用,病名、症状不一样,但病机相同,所以治疗方法是一样的,这就是典型的异病同治。病重的患者,裴永清通常让他一天吃一副半药,五副药吃3天,很多患者再来复诊时就说疼痛减轻,患处也消肿了。一共25副药就能让病情大为好转,行走如常,两腿肤色也逐渐恢复正常。“只要对症下药,中药的消炎效果不亚于抗菌素。”裴永清表示。加味苍柏散还可以治疗过敏性紫癜。该病多表现在腿部,腿上的点为紫红色,舌苔*腻。“这些症状不也是湿热下注么?所以我也用加味苍柏散治疗,而且不论患者是否用过激素,我都用纯中药来治疗,效果也不错。”裴永清说。

3.经方活用加减治疗裴永清用加味苍柏散治疗这三种疾病时有加减。治痛风时,以疼为主,痛则不通,除了湿热郁结以外,久病伤血,这时他会加入活血药,桃仁9g、红花9g、连翘9g、炙没药6g;如果是嗜酒之人加炒神曲15g;湿气特重、体型特别胖的则加生苡仁30g。丹*是感染性的,疼痛的程度比痛风轻多了,以热为主,所以加味苍柏散清热解*的力量就显得不足,在其基础上酌加清热解*药,如双花、连翘、蒲公英、地丁。治疗过敏性紫癜时可加入清热凉血活血的药,如丹皮、桃仁、红花、丹参。无论是痛风还是丹*,一定要忌口,这样疗效才显著,不耽误病情。加味苍柏散的方歌是“加味苍柏实湿热;二活二术生地*;知柏芍归牛膝草;木通防己木瓜榔。”裴永清总结临床经验发现,这类病人的舌苔基本上是白腻*,舌质红或暗红,大多数都是“以酒为浆以肉为粮”之人,才得这类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他提出了一个参考药量:苍术15g,白术15g,独活10g,羌活10g,生地12g,知母9g,*柏12g,当归12g,赤芍15g,川牛膝9g,木通6g,木防己12g,木瓜9g,炒槟榔9g,其中有味甘草,在治疗痛风时,他用生甘草,效果不错。裴永清认为,生甘草和炙甘草比起来清热、泻火、解*、通经脉、利血气,炙甘草温中补虚,调和诸药,正因为炙甘草有调和诸药的作用,好多方子里用它。“张仲景的方子里用炙甘草,我们现在的方子也有炙甘草,但是不能墨守成规。”举个白虎汤的例子,白虎汤为石膏、知母、粳米、甘草所组成,如果死读书用的是炙甘草,会见点效,但有限。因为体内的一派热邪,甘草一炙后就温中补虚了,所以真正使用白虎汤的时候,要用生甘草。“有的大夫可能会觉得我离经叛道,张仲景原方写的就是炙甘草,为什么您说用生甘草?这就涉及到张仲景原方里的炙甘草是不是我们现在用的炙甘草,名字都相同,本质是截然不一样的。”裴永清说。炙甘草用了容易助邪气、助热及增湿,而生甘草又太凉容易冰敷病机,所以裴永清就使用生、炙甘草各3g,这实际上就相当于炒甘草,用生甘草清热解*泻火之力来制约炙甘草温中补虚之力。假若脾胃不好,吃点凉的就拉肚子,那可以在加味苍柏散中用点炙甘草,假若不是这样就用生的,所以炙甘草跟生甘草在使用时一定要考虑病人的胃肠。

二五、治疗丹*验方(外用)

1、丹*。用马兰、甘草,磨醋搽患处。

2、丹*(从背上、两胁发起)。用白僵蚕十多枚和慎火草捣涂。

3、再方。用苎麻根煮成浓汁,一天洗三次。

4、再方。用蒴翟叶捣烂敷搽。

5、再方。用无名异研末,葱汁调涂。

6、再方。用醋和石灰涂之。

7、再方。用乳香研末,羊脂调涂。

8、再方。用蛴螬捣烂敷涂。

9、治丹*瘤肿。用蜈蚣一条、白矾如皂角子大一块、雷丸一个、百部二钱,共研不末,调醋敷涂。

10、丹*肿痒。用阳起石煅后研细,清水调搽。

11、风疹、丹*、瘴疟。用白英煮汁饮服。

12、背起丹*的治疗便方。用柳木灰加水调涂。

13、一切丹*。用水调蚯蚓泥敷治。

14.取云南白药8克,用醋拌匀,以无菌棉签蘸药涂搽患处,再用无菌纱布敷盖,胶布固定,每天更换4~6次。用药后患处疼痛明显减轻,2~4天病情好转。一般治疗7~8天即愈。

15.熏洗治丹*民间方应用民间验方熏洗治疗丹*,疗效较佳,现介绍如下。

一、I临床资料本组共43例,均系门诊病人,其中男性16例,女性27例;年龄42~75岁;合并甲沟炎者3例,足癣者36例;丹*全部发于小腿和脚背部。

二、治疗方法处方:独活、白术、当归、甘草、乳香、没药各lO克,葱白7个。用法:用清水毫升将上药浸泡30分钟,小火煮沸30分钟,倒人浴盆,先熏后洗患部(皮肤无破损处),每次30分钟,每日l~2次。每剂洗2~3天。

三、治疗效果疗效标准:患部不肿胀,无压痛,边缘皮肤高度恢复正常为痊愈。疗效:本组经3~8剂治疗,均获痊愈,随访部分病例复发,但继续应用本疗法仍然有效。四、体会丹*属中医“火丹”范畴,发于小腿部,又称“流火”。本病多因火邪侵犯,血分有热,郁于肌肤而成,或由皮肤黏膜破损,*邪乘隙侵入而致。故治宜清热凉血解*。以上述验方熏洗治疗,可直接作用于局部皮肤,药液渗入可使腠理疏通,气血通畅。方中诸药均系辛、温药,具有辛散温通、消肿活血、止痛祛湿等作用,药证相应,故获良效。杨敬天丹*丹*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致病菌是溶血性链球菌,通过皮肤、粘膜的破损处,或从足癣处入侵。丹*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发病急,蔓延快,很少有组织坏死或化脓。足癣或血丝虫感染可引起下肢丹*的反复发作,有时可导致淋巴水肿,甚至发展为象皮腿。

有哪些症状?

1.全身症状初发病时似感目,常有头痛畏寒及发热。

2.局部表现:患部皮肤为片状红疹,边缘清楚,中间较淡手指轻压可使红色消退.但压力除去后红色很快恢复。患部灼痛、压痛明显,区域淋巴结肿大触痛。丹*可发生在任何部位,面部丹*皮肤呈蝴蝶状红斑,眼睑明显肿胀;头皮丹*容易并发颅内感染。

3.特殊类型的丹*

(1)大疱性丹*红肿区皮肤出现大疱,内含浆液性渗出物。(2)坏疽性丹*:出现大疱且局部皮肤迅速变成暗红色甚至坏疽,全身症状严重。

(3)蜂窝织炎性丹*:炎症不仅局限在皮内网状淋巴管网,还可侵及皮下软组织形成蜂窝织炎。

(4)复发性丹*:多见于下肢,屡次发作可使下肢淋巴管阻塞,形成琳巴水肿,甚至发展成为象皮肿。如何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即可作出诊断。如何治疗?

二六、基本方

一金银花90克、玄参90克、当归30克、甘草15克。

*病在颜面,加牛蒡子10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

*病在胸腹,加柴胡10克,龙胆草10克,郁金10克,*芩12克。

*病在下肢,加*柏10克,猪苓10克,牛膝12克,赤小豆15克。

*高热,加生石膏30克,知母12克,天花粉10克。*血热,加丹皮12克,赤芍12克,紫草10克。

*便秘,加大*6克。

*久治不愈,加路路通10克,鸡血藤l5克,防己12克,冬瓜仁15克。

*肿胀,加泽泻10克,薏苡仁15克,木瓜1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用,每日1剂。用于各种丹*。

二七、基本方二

水牛角(先煎)30克,生地30克,赤芍9克,丹皮9克,*芩9克,*连3克,生山栀9克,生石膏(先煎)30克,知母9克,银花9克,连翘9克,生甘草3克。*神志昏迷,加安宫牛*丸(化服)l粒或紫雪丹(分2次吞服)3克。*阴虚舌绛苔光,加玄参9克,麦冬9克,石斛9克。*痰迷清窍,加石菖蒲9克,陈胆星9克,天竺*9克。*痉厥,加钩藤9克,羚羊角粉(冲服)3克。*壮热不退,加大青叶30克,板蓝根30克。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分为2次服用每日1剂。用于重症丹*

二八、基本方三龙胆草15克,银花30克,*芩10克,栀子10克,泽泻10克,赤芍10克,车前子(包)15克,生地12克,木通6克,柴胡6克,甘草3克。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分为2次服用每日1剂。用于阴囊丹*。二九、基本方四*芪15克,*参12克,当归12克,熟地12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乳香8克,没药8克。每日1剂,早晚分煎温服。初煎加水毫升,煎至25O毫升,复煎加水毫升,煎至毫升。用于复发性丹*有哪些单验方?1.活蚯蚓数条,洗净放入碗内,加少许白糖,待水渗出用水外搽。2.仙人掌、芭蕉叶、蒲公英,任选一种捣敷。3.鲜马齿苋捣烂外敷。特别提示1.注意卫生,保持皮肤清洁。2.患者应卧床休息。发生于小腿的,应抬高患肢30-40°形成象皮腿者可用弹力绷带缠缚。3.杜绝复发的关键在于平时注意勿让皮肤和粘膜受损伤并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和纠正挖鼻的习惯,预防颜面丹*。4.饮食宜清淡,多进凉性食物,如菊花脑、马兰头、鲜藕、绿豆汤、赤豆汤等。多饮开水、药茶。5.同时患有足癣者,必须治疗彻底,以免丹*复发。6.按医嘱用药,不可因症状已有改善而过早停用药物,以免复发。?1、什么是“丹*”?答:丹*是指皮肤突然发红,色如涂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网状淋巴管炎,生于下肢的中医称为流火;生于头面的称为抱头火丹;新生儿多生于臀部,则称为赤游丹。医院中医科徐庆田2、为什么会发生“丹*”?答:由于素体血分有热,外受火*,热*搏结,郁阻肌肤;或由于皮肤粘膜有破碎(如搔抓后鼻粘膜或耳道皮肤或头皮破伤、皮肤擦伤、脚湿气糜烂、*虫咬伤、臁疮等),*邪乘隙侵入,最终发为丹*。其中发于头面者多挟有风热;发于胸腹者多挟有肝火;发于下肢者多挟有湿热,发于新生儿者多由胎热火*内生。3、丹*如何诊断?答:丹*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多有皮肤或粘膜破损史。本病起病急骤,发展迅速,有恶寒发热、头身痛等症。初起患部小片红斑迅速蔓延成片,中间较淡,边界清楚,高出皮面,灼热疼痛光亮,压之红退,放手又复,一般不化脓,易反复发作,可形成象皮腿。血常规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4、丹*的治疗中医有什么特色?答:丹*的治疗,中医药非常有特色,具体如下:如发于头面部,皮肤焮红灼热,肿胀疼痛,甚则发生水疱,眼胞肿胀难睁,恶寒发热,舌红,苔薄*,脉滑数者,则为风热*蕴证(抱头火丹),治疗以疏风清热解*为主,方选普济消*饮加减,药物组成有*芩、*连、玄参、甘草、桔梗、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僵蚕、升麻、柴胡、陈皮等组成。如发于胸腹腰胯部,皮肤红肿蔓延,摸之灼手,肿胀疼痛,口干口苦,舌红,苔*腻,脉弦滑数者,则为肝脾湿火证,治疗以清肝泻火利湿为主,方选柴胡清肝汤、龙胆泻肝汤、化斑解*汤加减,药物组成以柴胡、赤芍、白芍、生地、当归、*芩、山栀、丹皮、石斛、玄参、天花粉、防风、牛蒡子、连翘、甘草、车前子、泽泻等组成。如发于下肢,局部红赤肿胀,灼热疼痛,或见水疱、紫斑,或反复发作,形成象皮腿,发热,胃纳不佳,苔*腻,脉滑数者,则为湿热*蕴证(流火),治疗以利湿清热解*为主,方选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药物组成以茯苓、金银花、牛膝、车前子、紫花地丁、萆薢、薏苡仁、泽泻、*柏、丹皮、通草、滑石等组成。如发于新生儿,多见于臀部,局部红肿灼热,呈游走性,或壮热烦躁,甚则神昏谵语者,则为胎火蕴*证(赤游丹),治疗以凉血清热解*为主,方选犀角地*汤合*连解*汤加减,药物组成以水牛角、生地、玄参、芍药、*连、竹叶、丹皮、金银花、连翘、*芩、生山栀、*柏、生甘草等组成。局部红肿无破损者可用金*散或玉露散冷开水或金银花露调敷,如有高热、局部皮肤坏死、成脓者,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5、发生丹*时,平时应注意些什么?答:如发生丹*,平时应注意休息,勿劳累,多饮开水,清淡饮食,并适当隔离,抬高患肢30至60度;如肌肤破损,应积极预防感染,治疗脚湿气。皮外五官与经方:臨牀巧拙終有別,醫海無涯勤爲舟--丹*親歷記本人,男,49歲,半夏+黃芪體質年7月10日8日下午起覺右小腿脛骨下端內緣附近皮膚灼熱,疼痛,漫腫,皮色深紅,行走時覺疼痛部位在脛骨前緣附近,皮膚撫摸則痛,並稍有畏風、發熱、出汗感,以紅黴素軟膏局部塗之;9日局部灼熱疼痛減,畏風、發熱、出汗亦減,但整體狀態未見明顯好轉。舌淡,苔白薄膩,滿佈全舌。脈帶弦數。自診爲丹*,當急治。擬真人活命飲+五味消*飲加味。金銀花30、野菊花10、蒲公英15、紫花地丁15、紫背天葵子10、炒當歸12、赤芍藥12、製乳沒各6、化橘紅12、皂角刺6、炮甲片6、西防風12、香白芷12、浙貝母15、天花粉12、生甘草12、粉丹皮9、生大黃6打碎後下*3年7月13日服上方後疼痛、灼熱基本消失,用藥一付後行動已不受限,局部腫脹大減,但腫脹部位之下足跗及足踝附近因迴流不良而水腫。舌象如前。脈仍稍數。李宗保老師指點:應從清熱利濕,涼血活血入手,可用半邊連、車前草、丹皮、赤芍、蒲公英、紫花地丁、川牛膝等藥;外用草藥“五爪金龍”外敷。半邊蓮30、車前草30、粉丹皮15、赤芍藥15、川牛膝12、忍冬藤24、六一散18、炒當歸15、羌獨活各6、西防風12、生甘草9、製蒼朮12、生大黃6打碎後下*3Note:因不識“五爪金龍”鮮藥,又在外出差,故未用其外敷。年7月16日服上方後疼痛、灼熱未見反復,行動已不受限。用藥一付水腫減,後兩付依次遞減但進展較慢,16日晨起足部水腫處已出現皺紋。大便通暢。舌淡,邊有齒痕,苔灰白稍厚膩,中有剝脫。脈弦細軟帶澀。考慮清熱藥所用過多,陽氣鬱遏,水液代謝失調,擬真武湯+理中湯合清熱利濕藥。半邊蓮30、車前草30、粉丹皮15、赤芍藥15、川牛膝12、忍冬藤36、炒當歸15、臺黨蔘12、淡乾薑12、生白朮30、炙甘草12、熟附片9單包、炒杭芍24、雲茯苓45打碎、生薑片24*3Note:服藥後水腫續減,19日停藥時僅剩體位性水腫,逐日遞減,至21日已基本消失。但局部血流不暢感直到8月10日方完全恢復。Note:[1]此案8日初起時本是教科書級別的典型的外科陽癥,因在外出差,煎藥不便,抱着“能省點事就省點事”的錯誤態度,未及時全力對付,僅外擦紅黴素軟膏。次日諸癥未見明顯減輕,方知此次“中招非輕”,得認真對待了!此教訓應當牢記。後期水腫如此明顯,不知是否與外擦的紅黴素軟膏中含有激素成分有關。[2]初次用藥因經驗不足,便採用治療外科陽癥的通用方真人活命飲爲主進行治療,哪知到蘇州某藥店一取藥,三付藥竟用了元,大喫一驚。雖然迅速改善了癥狀,但是花錢到底有點太多。13日請教家傳村醫出身的李宗保老師,尊李老師思路組方施治,果然3付藥僅用77元!19日病基本上痊癒之後又看到了論壇上黃仕沛老師治療丹*的醫案,又大爲感嘆!巧拙有別,果不其然!這些老醫的經驗確實非常值得學習!這次治療花錢過多,實屬水平不佳,自作自受。若不是自己親身經歷,以後遇到類似情況的病人時恐怕就會自我感覺良好,大筆一揮,讓病人多花不少冤枉錢了。[3]丹*後期局部循環改善如此之慢,實在令人難以想象。無怪乎丹*復發率這麼高![4]據李宗保老師介紹,真人活命飲中的穿山甲可用豬蹄甲、羊蹄甲之類替代。不知論壇諸賢有無此類經驗。若此經驗屬實,則是蒼生大幸也![5]此次治療丹*,以時方爲主,但是也參考了經方用藥的思路,如第二次合方之四味羌活湯、第三次合方之真武湯+理中湯的使用都是如此。感覺經方思惟在整體戰略導向的把握方面是有特長的。在這兩次治療中都起到了較好的增效作用。-------------------舌淡,苔白薄腻,病位又在下,显然湿盛阳微,虽夹热*,仍应以利湿为主,适当配合少许清热解*药,还当佐温化以护中焦。由于错用方药,因此后来发生水肿,舌有齿痕,苔转厚腻。又,舌淡必有气虚,舌上齿痕亦主气虚,苔剥又是气虚。病至后期,当补元气,或健脾化湿善后。-------------------凡疔疮痈肿,用药后如疼痛消失,须别无变症,方为佳兆。若疼痛虽去,而寒湿反盛,此前治疗定有不当,以至苦寒伤耗阳气,阳症化阴,不可认为有效。古法有蒜灸痈肿法,云: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皆为有效。所以,不可单凭疼痛有无判断疗效。-------------------凤凰台主人:舌淡,苔白薄腻,病位又在下,显然湿盛阳微,虽夹热*,仍应以利湿为主,适当配合少许清热解*药,还当佐温化以护中焦。由于错用方药,因此后来发生水肿,舌有齿痕,苔转厚腻。又,舌..?(-08-9:53)?)this.width=;"謝謝指教!-------------------凤凰台主人:凡疔疮痈肿,用药后如疼痛消失,须别无变症,方为佳兆。若疼痛虽去,而寒湿反盛,此前治疗定有不当,以至苦寒伤耗阳气,阳症化阴,不可认为有效。古法有蒜灸痈肿法,云:痛者灸至不痛..?(-08-:26)?)this.width=;"謝謝指教!謹當銘記在心!-------------------第一方有甲片,金银花量也较大故价不菲。此病若是我来处方,起手即白虎加桂枝汤合四妙加银翘。就不会有后来一波三折之变了。-------------------神妙汤可否-------------------大概在年,我刚治愈一位病人的下肢丹*,我隨之亦患左大趾丹*,当晚足趾剧烈烧灼跳痛,局部皮肤鲜红如丹,无法入眠。当时真希望切除足趾以求痛解。家中恰有梅花点舌丹,服后半小时疼痛明显缓解,隨即入眠。淸晨醒来,疼痛消失,继服一日而愈。随后足大趾皮肤脱落而皮色正常。三年前在药店再买梅花总舌丹以备不时之需时,发现药物成分己经有所不同。丹*丹*名多云片形,风火湿寒肉分凝,胸腹四肢分顺逆,清火消风砭敷灵。孙真人云,丹*一名天火,肉中忽有赤色,如丹涂之状,其大如掌,甚者遍身,有痒有痛,而无定处。丹名虽多,其理则一也。形如鸡冠,名鸡冠丹;若皮涩起如麻豆粒者,名茱萸丹;亦有水丹,遍身起疱,遇水湿搏之,透露*色,恍如有水在皮中,此虽小疾,能令人死,须当速治,不可忽也。色赤者,诸书谓之赤游丹;色白者,为水丹,小儿多生之。但有干、湿、痒、痛之殊,有夹湿、夹风、夹寒之别。诸丹总属心火、三焦风邪而成。如色赤而干,发热作痒,形如云片者,即名赤游丹,属血分有火而受风也。*盛者,服蓝叶散;*轻者,宜导赤汤加薄荷叶、独活服之。如初起白斑,渐透*色,光亮胀坠,破流*水,湿烂多痛者,名水丹,又名风丹。多生腿膝,属脾肺有热而夹湿也,宜防己散主之。亦有起白斑,无热无痛,游走不定者,由火*未发,肌肤外受寒郁,名为冷瘼,宜服乌药顺气散,外用姜擦。凡丹形初见,即用牛、羊精肉片贴之,甚则用砭法,令出紫血;色重不散者,以柏叶散敷之。又方:云薹叶研末,靛青调敷甚效。诸丹本于火邪,其势暴速,自胸腹走于四肢者顺;从四肢攻于胸腹者逆。方剂:蓝叶散组成:蓝叶(晒干)川芎赤芍知母生地白芷川升麻柴胡葛根杏仁(炒,去皮、尖)甘草(生,各一钱)石膏(〔火段〕)栀子仁(各五分)共捣粗末,每用八钱,新汲水二钟,煎八分,去渣服。热甚,加*芩、元参。蓝叶散却赤游丹,皆因血热风邪缠,芎芍知膏生地芷,升麻柴葛杏栀甘。又方:防己散组成:防己(三两)朴硝(一两)犀角(镑)川芎*芩*耆川升麻(各一钱)共捣粗末,每用五钱,加竹叶三十片,新汲水二钟,煎八分服。防己丹*始白斑,渐*亮痛湿热原,朴硝犀角芎芩共,耆与升麻竹叶煎。又方:乌药顺气散组成:乌药橘红(各二钱)枳壳(麸炒)白芷桔梗防风僵蚕(炒)独活川芎(各一钱)甘草水二钟,生姜三片,煎八分服。乌药顺气枳橘红,芷桔风僵独草芎,冷瘼游行无热痛,因*未发受寒风。又方:导赤汤(见口部口糜)柏叶散(见腰部缠腰火丹)《医宗金鉴》中医有好的药方:丹*的辨证分析丹*的发生,是由于火邪侵犯,血分有热,郁于肌肤而致;或由于皮肤粘膜破损,邪*乘隙侵袭而发.而发于头面部者,多兼有风热;发于胁下腰胯部者,多兼有肝火;发于下肢者,多兼挟湿热.本病主要治疗方法是清热凉血解*,并宜结合外治法.丹*的辨证论治风热火*型皮疹发生于头面部,伴有恶寒或寒战,高热,头痛,全身不适,恶心呕吐,纳呆,口渴,咽干,小便*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脉浮数或洪数.清热凉血解*,佐以祛风.1.主方普济消*饮(李东垣方,录自《医方集解》)加减处方:*芩,牛蒡子,柴胡,玄参,牡丹皮各12克,*连,桔梗,升麻各9克,连翘,板蓝根各15克,水牛角30克(先煎),生甘草5克,薄荷5克(后下).水煎服,每日1剂.2.中成药(1)牛*解*片,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2)清开灵口服液,口服,每次1支(10毫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3)双*连注射液,每次3.6克,加入5%葡萄糖溶液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肝胆火盛型皮疹发生于胁下腰胯部,成大片状.伴有发热,恶寒,口苦,咽干,目赤,胸胁部疼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或*腻,脉弦数或弦滑数.泻肝火,利湿热.1.主方龙胆泻肝汤(李东垣方,录自《古今医方集成》)加减处方:龙胆草,柴胡,栀子,*芩,泽泻,木通,牡丹皮各12克,车前子15克,生地*25克,生甘草5克,水牛角30克(先煎),生大*12克(后下).水煎服,每日l剂.2.中成药(1)龙胆泻肝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2)双*连注射液,每次3.6克,加入5%葡萄糖溶液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3)龙胆泻肝颗粒,口服,每次1—2包(4—8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火*挟湿型皮疹发生于小腿,足背部,或并见水疱,大疱.伴有恶寒,发热,疲倦乏力,头痛,纳呆.舌质红,苔*腻,脉濡数.

清热利湿解*.1.主方萆薢渗湿汤(高秉钧《疡科心得集》)加减处方:萆薜,防己,木瓜,金银花,连翘各15克,牡丹皮,牛膝各12克,薏苡仁,土茯苓各30克,水牛角30克(先煎).水煎服,每日1剂.2.中成药双*连注射液,每次3.6克,加入5%葡萄糖溶液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热*内陷型

病势急骤,除有皮疹之表现外(以发于头面部者较易发生邪*内攻),并见寒战,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舌质红绛,苔*或*糙,脉洪数或弦滑数或沉而数.泻火解*,清热凉血.

1.主方清瘟败*饮(余师愚《疫疹一得》)加减处方:水牛角60克(先煎),生地*,金银花各30克,生石膏30克(先煎),赤芍,连翘各15克,*芩,玄参,栀子各12克,牡丹皮,知母各9克,*连,生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2剂.2.中成药(1)紫雪丹或新雪丹,口服,每次1~2瓶,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2)清开灵注射液,每次20毫升,加入5%葡萄糖溶液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湿热夹瘀型皮疹反复发作,或形成象皮肿者,伴时有发热,疲倦乏力,肢体沉重,纳呆.舌质黯红,或有瘀斑,舌苔*腻,脉濡数或涩.清热利湿,化瘀通络.1.主方萆薢渗湿汤(高秉钧《疡科心得集》)加减处方:萆薜,泽泻,木瓜,忍冬藤,丝瓜络,赤芍各15克,牡丹皮,通草,防己,苍术各12克,生薏苡仁30克,滑石20克.水煎服,每日1剂.坚肿难消者,酌加穿山甲,皂角刺各12克,乳香,没药各9克等.2.中成药(1)复方丹参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慢性复发性丹*非急性发作.(2)复方丹参注射液,每次20毫升,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5日为1个疗程.3.单方验方(1)苍术膏(《朱仁康临床经验集》):苍术0克,加水连熬3次,取汁,慢火煎成浓膏,加蜂蜜克,调和成膏.每次服1匙,每日2次,温开水冲化服.适用于慢性复发性丹*非急性发作.(2)苍术防己泽泻升麻丸(顾伯康《中医外科学》).处方:苍术,防己,泽泻各60克,升麻30克,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次9克,每日2次,饭前用温开水送服.适用于大脚风(即已形成象皮腿)者,可常服.丹*的外治法*可选用双柏散,金*散或玉露散,以水,蜜调制冷敷,每日1~2次.也可用新鲜草药,如马齿苋,仙人掌,芙蓉叶,野菊花叶,紫花地丁,蒲公英等,选l~2种捣烂外敷.*大脚风(即已形成象皮腿)者,可用鲜乌桕叶,鲜樟树叶,松针各60克,生姜30克,切碎水煎,每晚熏洗1次.

注:本平台无偿提供偏方治病,小编虽然搜集整理了大量民间偏方、验方给大家,但偏方治百病,却不治百人,只希望帮助更多的病人解除病痛带来的折磨。

声明:请大家选方时咨询专业医生指导,本平台以转载分享为主,如使用过程中出现任何副作用,后果自负,本平台及献方人不承担任何的保证与责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这里表示感谢。

民间偏方简介

民间偏方因其用药简单、价廉、疗效独特而受百姓的欢迎,在民间有"偏方治大病"和"小小偏方,气死名医"的说法。"民间偏方"在其民间流传的特定环境中,往往被解读成"秘方"。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数千年来,在中国民间蕴藏着非常丰富、简单而又疗效神奇的治疗疑难杂症的偏方、秘方、验方,为中华民族之繁衍和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偏方,是指药味不多而对某些疾病具有独特疗效的方剂。偏方一般指散落民间,不为外人所知道的行医方法,多为祖传。

偏方治大病,古代是因为家庭秘密不外漏,而如今却是好多人都看不起病。如果把民间偏方汇集起来,用于治疗人的疾病那该多好。医者:治病救人也.但愿这一天早些到来。

如果本平台成功地帮助您解除了病痛,无需感激,只需您给本平台留言,让更多的人知道此偏方的效果,传播一种正能量,才是真正的功德无量!

如果您有经过验证的偏方,可以发给我们,让更多的人解除病痛,您就是恩人!期待您的爱心奉献,谢谢!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治疗丹毒偏方验方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