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查收今天的打针小指南~
静脉穿刺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静脉留置针因其操作简单、置留时间长、套管柔软、不易损伤血管,同时可减轻病人反复穿刺的疼痛感、维持血管通道利于抢救等优点逐渐被临床运用。但临床应用静脉留置针,特别是长期置管病人可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面对这些并发症,我们应该如何防治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叭~~
问
静脉穿刺常见并发症有哪些呢?
穿刺部位感染
皮下血肿
导管堵塞
静脉炎
液体渗漏
静脉血栓
......
穿刺部位感染
成因
1
①操作技术不熟练、未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②病人机体抵抗力极度低下;
③留置时间过长等。
护理措施
2
①洗手:静脉输液本身是一种侵入性操作,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增加了感染的危险性。护士在进行穿刺或留置针护理前还需使用肥皂水或免洗消*液清洗双手。
②无菌操作:操作过程中正确遵循无菌技术可以预防感染。皮肤消*范围大于敷贴面积,一般在8cm×8cm范围内严格仔细消*,并且待干后穿刺或更换敷贴。套管脱出部分勿再送入血管内,以防止局部表面细菌通过皮肤与血管之间的开放窦道逆行侵入,造成细菌性静脉炎,甚至引发败血症。
皮下血肿
成因
1
①准备进行穿刺的血管选择不当;
②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
③静脉留置针穿刺比头皮针穿刺难度大。
护理措施
2
①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粗直、有弹性、远离关节血流丰富、无静脉瓣、利于固定的血管为宜。穿刺时应尽量选择上肢静脉,以头静脉、肘正中静脉为宜。输入化疗药物时,静脉留置针的留置部位应避开关节,尽量避免选用上肢贵要静脉及其分支,因该静脉对强刺激性药物更为敏感,容易发生静脉炎。如特殊情况或病情需要在下肢静脉穿刺,则在输液时应抬高下肢20°~30°,并给予相对肢体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缩短药物在下肢静脉的滞留时间,有效减轻药物对下肢静脉的刺激。
②采用2人配合法进行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者选择血管,常规消*,左手拇指绷紧穿刺点下方3cm~5cm处皮肤,右手持针柄以15°~30°直刺静脉,见回血后不再进针,助手在穿刺前先固定穿刺点上方皮肤,穿刺成功后协助绷紧穿刺点下方皮肤,助手要保持和穿刺者一致的角度和力度。操作者松开左手将套管全部送入血管,助手松开穿刺点下方皮肤,打开调节器调速度,敷料固定。
③双止血带结扎法:此方法能明显改善静脉血管充盈度及提高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病人取平卧位,在穿刺点20cm处扎止血带,15s后再在10cm处扎另一根止血带嘱病人握拳。可看到静脉血管凸显于皮肤表面,其张力较大充盈饱满。静脉血管充盈度受止血带结扎的距离、时间和张力等因素的影响,而良好的充盈度则是静脉穿刺成功的关键。因为双止血带结扎法能较大面积的阻断外周静脉的回流,同时能起到双重阻断静脉血流作用,使局部血管张力增高,静脉血管充盈度增加,从而明显改善血管充盈度,提高穿刺率。
导管堵塞
成因
1
①静脉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
②封管液种类、用量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
③封管后病人过度活动或局部肢体受压引起;
④静脉压力过高导致血液回流(如测量血压);
⑤不同药物混合产生微粒;
⑥病人的凝血机制异常等。
症状
2
无法冲管,有阻力,输液不滴或滴速过慢,不能抽出回血。
预防
3
封管:采用正压封管的手法;
封管液:正确使用封管液的浓度及掌握封管液的维持时间;
充分冲管:多种药物滴注或推注时,两者间隔一定要用生理盐水充分冲管。
护理措施
4
①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封管方法:封管应采用连续、不间断、边推注边旋转式退出针头的方法,封管液推注速度宜慢,使其充满整个导管腔。
②护理人员要细心监护,如发现滴速过慢、抽不到回血等情况,应考虑导管堵塞。
③当已发生套管堵塞时,可拔除留置针,也可抽取2~3ml封管液,回抽凝血块,禁忌直接推入导致血块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血管栓塞。
④有研究表明,生理盐水可以替代肝素盐水作为封管液。因生理盐水能维持细胞外液容量和渗透压,与体内钠水平衡及血液循环密切相关,将生理盐水充于留置针内可防止血栓形成,且无需配液,方法简单,尤其适应于有出血倾向、凝血机制障碍和肝肾功能不全等不宜应用肝素的病人。生理盐水用量为3mL~10mL,对于脑梗死或血液呈高凝状态者封管液则最好选用稀释的肝素盐水,剂量以2mL为宜。
静脉炎
化学性静脉炎
1
①成因:输注药物或液体对静脉的刺激;
②症状:穿刺静脉顺走行方向发红,局部压痛;
③处理:停止在此静脉输液,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局部湿热敷,以增进血液循环,缓解患者不适。
④预防:建议医生尽量选用中性药液。尽量选用较粗大的静脉输注,以便有足够的血液稀释。输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可将滴注速度减慢。
机械性静脉炎
2
①成因:选用的导管材质过硬、导管固定不牢、导管型号不当;
②症状:穿刺静脉出现红、痛;
③处理:停止在此静脉输液。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局部湿热敷;
④预防:选择材质柔软的导管,避免在关节部位穿刺,有效固定导管和输液器,必要时可使用手臂固定托。
血栓性静脉炎
3
①成因:选用的导管材质过硬、导致固定不牢、导管型号不当、封管不当等。
②症状:穿刺静脉顺走行方向出现红、肿、热、痛,严重可导致静脉硬化。
③处理:停止在此静脉输液。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局部湿热敷。
④预防:熟练操作技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进针速度与角度要适当,避免损伤静脉内膜,掌握封管技术。
拔针后静脉炎
4
①成因:老年病人皮肤较松弛,留置时间长,拔针后针口未能及时复原(选用的导管材质过硬);
②症状:穿刺点出现红、痛,严重可见分泌物;
③处理:对穿刺点进行消*、包裹;
④预防:选择材质量软的导管;避免在关节部位穿刺,拔针后及时进行消*,包裹,提醒病人要防水。
细菌性静脉炎
5
①成因:操作者没有洗手或洗手方法不当、穿刺点消*不彻底、操作及护理方法不当;
②症状:穿刺静脉出现红、肿、痛,静脉变硬。有时可见分泌物,严重可导致发热;
③处理:停止在此静脉输液。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局部湿热敷,对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必要时应用抗生素治疗;
④预防: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操作前充分洗手,穿刺部位消*彻底。穿刺点使用无菌敷贴。定时观察,保持敷帖清洁干燥。
液体渗漏
成因
1
①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
②病人躁动不安;
③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
护理措施
2
①护理工作人员要加强穿刺训练,熟练掌握穿刺技巧,仔细选择合适的输液血管和进针角度,留置针固定时要确保牢固,输液时要加强监测;
②嘱病人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
③如发生药物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液,抬高患肢,根据输液的性质进行对症处理,如溶液是阳离子时,用0.25%普鲁卡因局部浸润注射,同时进行局部热敷。
静脉血栓
成因
1
血流缓慢是静脉血栓发生的主要因素。久病卧床、反复多次在同一部位穿刺也易发生静脉血栓。
护理措施
2
①为减少静脉血栓发生,穿刺时应选取上肢粗大静脉;需要反复穿刺时,要更换穿刺部位,避免损伤一处血管造成感染;久病卧床患者,尽量避免下肢穿刺。
②一旦发生导管堵塞,要及时回抽,避免血栓形成;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时尽量不要保留静脉留置针。
③在不影响输注速度的前提下,选用留置针以细、短为宜,因相对较小的静脉留置针进入机体血管后漂浮在血管中,可减少机械摩擦及血管内壁损伤,从而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及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