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人类灵*的工程师,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总会遇到一位恩师,指引道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祝所有老师们节日快乐!
相信职业病大家并不陌生,在从事职业劳动的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目前,三大职业病成为教师健康的最大“杀手”!它们分别是慢性咽炎、静脉曲张、颈腰椎病。一、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是指咽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多发于成年人。本病全身症状均不明显,以局部症状为主,一般以咽部发干、有异物感或轻度疼痛、干咳、恶心、咽部充血水肿呈暗红色等为主要变现。慢性咽炎在临床中很常见,病程长,症状容易反复发作。
艾灸取穴:大椎穴、天突穴。
快速定位:低头时,用手摸到脖子后方最突出的一块骨头,就是第7颈椎。该处下方的空隙处就是大椎穴;采用仰靠坐位的姿势,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就是天突穴。
操作方法:温和灸大椎穴和天突穴,每次25分钟,每日一次,1-2周为一个疗程。
治疗原理:大椎穴的对应部位正好是咽后壁,而天突穴位于咽部的前面,灸两穴可使热力很好的渗透到咽部,一前一后对炎症形成夹击之势,迅速把病邪驱赶出去。
二、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在教师中特别常见,从中医“久立伤骨”的医学理论解释说,教师站立时间过长,腿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会使下肢血液回流受到影响,造成下肢肿胀、疼痛,严重的还会引起静脉曲张。一些老教师常会出现小腿血管暴露,弯曲如蚯蚓,浅表色素斑块等症状。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在站立稍久后,患肢有酸胀,麻木,疲乏,沉重感,浅静脉隆起,扩张纡曲,甚至卷曲成团,小腿和足踝部明显。病程长,静脉曲张重者并发血栓性浅静脉炎,局部疼痛.皮肤压痛,曲张的静脉呈现硬条索状。足靴区皮肤出现营养性改变,皮肤萎缩,脱屑,色素觉着,瘙痒,甚至有湿疹及溃疡(俗称老烂腿)。如溃疡多年不愈,有恶变可能,甚至引起全身性疾病。血栓机化及钙化后形成静脉结石;静脉曲张因溃疡侵蚀或外伤可致破裂,发生急性出血危及生命。
曲张的这个部位,基本瘀住的血已经是不好的血了,就是这个部位的血很久不参与循环已经窥在里面了,就是叠着的部位,会有血液的沉积,在这个弯曲度中循环不开,这个沉积的血液,应该是黑红色的,可以用一次性点刺针,在这个曲张的部位点刺,把这里的淤血放出来,使新鲜的,有痒的血液来参与循环,这样的方法加上艾灸,艾灸这里会促使这里的血流加快,从而改善曲张的状态。
解决办法:
放血:
在静脉曲张处,用三棱针点刺令出血,甚至射血,以自尽为度,而后用拔罐器再拔出淤血,每10-15天治疗一次,每次的出血量约毫升左右,再用艾灸熏烤局部。(需要在专业人士帮助下操作!)
艾灸:
在艾灸患处,和沿着血管艾灸的同时,还要艾灸中脘、神阙、关元、命门、足三里、血海、阳陵泉、阴陵泉、三阴交、悬钟、解溪。
日常保护:
1.讲课时,将身体重心交替由一只脚移到另一只脚上,始终保持一只脚处在休息状态,并可慢步走动。
2.充分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活动活动双腿,两脚轮流交替或同时提起脚后跟,抬高身体;由脚尖着地改为脚后跟着地,再由脚后跟着地改为脚尖着地。
3.要穿能支撑住脚弓的矮跟或中跟鞋。或贴身穿一双高弹的长筒袜,保护浅静脉,减轻压力。
4、下了课或回家没事的时候,多用热水敷腿、泡脚,做做踝关节的屈伸活动,也是种不错的缓解方式。
三、颈腰椎病
在电脑前或办公桌前坐久了,人们很容易肩酸背痛,这里提供一个简易的自疗方法:取手太阳小肠经上的后溪穴,用对侧拳头敲击5~10分钟,两小时后肩背的酸痛就可消失,而且很长时间内都不会复发。
为了防治颈椎病提前来临,可以经常按一按、敲一敲后溪穴。后溪穴是小肠经上的一个穴位,但它可以直接通到督脉上去。督脉主一身阳气,阳气旺,则全身旺。按摩后溪穴可疏通督脉,能泻心火、壮阳气。
其实,人在办公桌前坐久了,影响最大的是腹部气的流动,而小肠又多数在腹部正中位置。手太阳小肠经上的后溪穴通督脉,督脉循行于后背正中,所以刺激两手的后溪穴,治疗久坐后产生的肩背酸痛会立竿见影,疗效很好,这也是中医的治根之法。
敲打(按摩)后溪穴有舒经利窍、宁神之功。适合常坐上班族、发育中的孩子,可预防驼背、颈椎、腰部、腿部疼痛,也有保护视力、缓解疲劳、补精益气的功效。
用这个穴位非常简单,可以双手对敲,或者,坐在桌子旁,把双手后溪穴的这个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的效果。。每次刺激3~5分钟,每个小时刺激一次就足够了。
凡是有颈椎病、腰椎病的人,揉揉后溪穴,效果都非常好,很多病人反映,这样做比去按摩院按摩颈椎、腰椎要管用得多。
艾灸治疗颈腰椎病:
取穴:
1、阿是穴位置:简单理解就是哪里疼痛灸哪里。
2、大椎穴位置: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3、颈四椎旁位置:第4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旁开1寸。
4、肩中俞穴位置:在背部,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5、中渚穴位置:在手背部,当第4掌指关节的后方,第4、5掌骨间凹陷处。
配穴:肢麻痛加手三里,曲池,腕骨,肩髃;头晕加百会。
6、天柱穴位置:在项部,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线正中旁开1.3寸。
7、颈夹脊穴位置:位于颈部督脉经的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
8、天宗穴位置: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4胸椎相平。
9、后溪穴艾灸方法:肩颈部每穴30-40分钟,手部每穴15-20分钟,每天一次,艾灸一周休息1-2天。
其实这些职业病也是我们很对人常见的亚健康问题,希望大家日常多爱惜自己的身体,早些做好防治工作。别忘了健康是你最大的财富。
hi,亲~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写的还不错,诚邀大家留言讨论!小编感谢您的传播分享!同时,如果您想艾灸或对艾灸方法有什么疑问等,可以在下方留言,我们每天都有专人回复。
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艾暖人生
优质陈艾产品/免邮
欢迎订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