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化疗药物不仅仅是要求对患者有效和副反应低,还需要使用简单、安全和方便,这也是临床上经常开发口服制剂代替静脉输液的原因,因为口服会更简单方便,比如结肠癌的口服卡培他滨,可以用以取代静脉5-FU(氟尿嘧啶)。但是,目前仍然有很多化疗药物只能进行静脉输液,比如奥沙利铂、伊立替康、多西紫杉醇、表阿霉素等。
静脉输液的常见方式这些需要进行静脉输液的药物,进入人体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01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这是最常用的方式,估计80%以上的人都使用过,通俗的理解就是扎手,护士用钢针穿刺后留置在静脉中,输液完毕后立刻拔除。
02PICC经外周静脉的中心静脉置管术,为什么用PICC?是因为有的患者需要反复输液,比如每日输注静脉营养和化疗药物,对血管有不同程度的刺激,可以引起静脉炎和静脉损伤,并且反复穿刺也给患者带来痛苦。于是发明了PICC,这是很好的技术,尤其对于血管条件差每次扎点滴都需要好几次的患者,就如同福音。
简单找了2张示意图如下,PICC的原理是留置导管从外周手臂静脉直达上腔静脉。而上腔静脉很粗,血流丰富,化疗药物直接从外周的导管进入上腔静脉后,很快被稀释,可以显著减少静脉炎的发生,而且不用每次扎手,减少了痛苦。
但是PICC也有弊端:
(1)影响生活质量:需要每周换膜冲管一次,如果合并局部出血或皮疹有时需要1-3天就换药,置管手臂不能提重物和活动幅度太大,不能沾水,因此洗澡不方便。
(2)即使顺利穿刺,PICC也有穿刺后的并发症:置管过程中导管反复摩擦血管内壁后引起的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堵塞、导管脱出移位等。
03输液港正因为PICC对生活质量有影响,导致生活不方便,因此发明了输液港,和PICC的区别就是导管的末端不留在手臂外,而是直接改为一个埋藏在皮肤底下的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进行输液,平常看不见,如下图:
需要输液的时候,就可以临时用专门的蝶翼针连接即可,如下图所示
输液港的好处是28天冲管1次,平时可以洗澡和游泳,导管相关性感染机会小,这都优于PICC,但是也有弊端:
(1)该操作比PICC更昂贵,需要皮下植入装置,因此创伤略大,还需要缝合和拆线。
(2)仍然存在静脉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风险。
到底化疗应该选择哪种静脉输液方式?那么,很多肿瘤患者家属在遇到静脉输液时就会疑惑,自己这种情况到底应该怎么办?到底是扎手还是选择PICC或输液港。其实临床并没有标准规范,原则是输化疗药物的刺激性越强、输注频次越高、输化疗药时间越长、患者血管条件越差,就越需要使用PICC或输液港。
比如消化道肿瘤常用的Folfox和folfiri方案,需要连续输注化疗药物大于48小时,那么显然必须使用PICC或输液港。
但是如果只是XELOX、SOX,只是输注一天奥沙利铂,或是胰腺癌的GS等方案,都是输注化疗药物时间短,静脉刺激性低,那就不需要。
结直肠癌术后化疗采用的XELOX,每3周只需要输注奥沙利铂1次,仅仅2小时就结束,从医疗角度出发,这种患者不需要置管,否则其实诸如血栓之类的风险更高,维护也麻烦,还影响生活质量,PICC相关的血栓比例实际并不是很低。
所以我的建议是:每3周输注1天或者输注2天的刺激性不强的化疗药物,只要不是那种血管条件很差的患者,完全不需要安装PICC或输液港,既影响生活质量,又增加相关风险,我个人是完全不赞同。
但是,在临床实践中,有很多医疗单位输注XELOX或SOX方案时,是强制患者安装PICC或输液港,有的地方医生甚至很蛮横:你不装就别在这里治疗,从而强迫患者安装,这做法并不对。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告知患者装与不装的具体利弊,然后由患者自己选择。
最后补充点知识:
发疱剂——是指静脉输液外渗后能导致局部组织坏死或腐烂的药物,不光是部分化疗药物,多巴胺和50%葡糖糖也属于该类药物。但并不是所有化疗药物都是发疱剂,常见的比如诺维本、阿霉素和表阿霉素等,很明确奥沙利铂不属于该类,直接静脉输液也没什么风险,但会出现一过性手臂麻木,有极少的患者麻木非常严重,那可能需要PICC或输液港。
END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点击分享和在看哦~往期精彩1.为什么我要写这本书
2.肿瘤的一些基本理念、结肠癌常见问题的问答及如何避免不规范的治疗
3.如何看血常规,以及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判断和处理
4.结肠癌术后病理分期的基础知识与问答
5.如何阅读结肠癌的手术病理报告
6.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病理需要做哪些检测指标?为什么?
7.结肠癌手术病理标本是否需要做昂贵的NGS测序?
8.如何自己动手预测结肠癌术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
9.如何保持和改善肿瘤患者的体力状态?
10.结直肠癌术后常用的化疗方案及如何计算标准剂量
11.客观看待结肠癌辅助化疗的益处,到底化疗能改善多少术后生存率?
12.警示:绝大部分III期肠癌患者术后进行4周期XELOX疗效等同于甚至优于8周期XELOX(年5月IDEA最新结果解读)
温馨提示1.我在知乎上已经写了不少其他文章和想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可直接搜索“张煜医生”或打开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