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治疗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住院病人都可能得的病常见又让人头疼
TUhjnbcbe - 2021/3/8 13:11:00

实习医生和住院医师可能都见过一个场面,护士急匆匆跑来对着自己的上级主治医师说:“xx床正在输液的病人,左手臂出现了条索状红线!”主治医师听罢眉头一皱:“怎么又是这个病,这周第三个了。”小医生心里也可能犯嘀咕:什么病能这么多?

聪明的同学应该已经猜到了,这种多发的疾病其实是静脉炎。药物静脉滴注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而静脉滴注的常见并发症就有静脉炎,所以静脉炎的多发也就不奇怪了。停姐今天就带大家认识一下静脉滴注选择的血管、药物在人体内的转运,以及静脉炎的产生。

01静脉注射的血管选择

人体的血管大致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因为直径太细不容易找到、血流量太少药物局部浓度可能过高等原因不适合输液;动脉因为血压大(可能会让输液液体回流)、血液流动快伤口不易凝固等原因也不适合。所以输液一般选择静脉。

静脉输液可使用的血管有周围浅静脉、头皮静脉、锁骨下静脉和颈外静脉等。周围浅静脉包括上肢浅静脉与下肢浅静脉。头皮静脉常用的输液静脉包括额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枕静脉。锁骨下静脉和颈外静脉输液一般用于化疗之后的患者。

在多条可使用的静脉中,下肢浅静脉较少用,头皮静脉一般用于小儿静脉输液,我们重点讲解一下上肢浅静脉。上肢主要的浅静脉有手臂的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以及手上的手背静脉网。

上肢浅静脉

1.头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的桡侧,沿前臂下部的桡侧、前臂上部和肘部的前面以及肱二头肌外侧沟上行,再经三角肌与胸大肌间沟行至锁骨下窝,穿深筋膜注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头静脉在肘窝处通过肘正中静脉与贵要静脉交通。头静脉收集手和前臂桡侧浅层结构的静脉血。

2.贵要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的尺侧,沿前臂尺侧上行,至肘部转至前面,在肘窝处接受肘正中静脉,再经肱二头肌内侧沟行至臂中点平面,穿深筋膜注入肱静脉,或伴肱静脉上行,注入腋静脉。贵要静脉收集手和前臂尺側浅层结构的静脉血。

3.肘正中静脉变异较多,通常在肘窝处连接头静脉和贵要静脉。

肘窝静脉的变异

02药物在人体内的跨膜转运

静脉滴注药物直接进入人体体循环,不存在吸收过程,但是药物发挥作用还是需要通过细胞的生物膜进入细胞。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及代谢与物质的跨膜转运密切相关。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主要有:被动转运、载体转运和膜动转运三种,它们各具特点。

(一)被动转运

被动转运是药物跨膜转运的最重要方式,包括滤过和简单扩散。被动转运是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药物浓度差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对侧扩散转运,又称为顺浓度转运。

1.滤过是指水脂溶性的极性或非极性药物分子借助流体静压或渗透压随液体通过细胞膜的水性通道二进行的跨膜转运,又称水溶性扩散。

2.简单扩散是指脂溶性药物溶解于细胞膜的脂质层,顺浓度差通过细胞膜,又称脂溶性扩散。绝大多数药物按此种方式通过生物膜。

简单扩散

(二)载体转运

许多细胞膜上具有特殊的跨膜蛋白,控制体内一些重要的内源性生理物质(如糖、氨基酸、神经递质、金属离子)和药物进出细胞,这些跨膜蛋白称为转运体。载体转运是指转运体在细胞膜的一侧与药物或内源性物质结合后,发生构型改变,在细胞膜的另一侧将结合的药物或内源性物质释出。载体转运主要有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两种方式。

1.主动转运指药物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的作用,从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的跨膜转运。主动转运需要耗能,能量可直接来源于ATP的水解,或是间接来源于其他离子如Na的电化学差。

2.易化扩散指药物在细胞膜载体的帮助下由膜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扩散的过程。易化扩散不消耗能量,不能逆电化学差转运。

各种转运方式的图示

(三)膜动转运

大分子物质的转运都伴有膜的运动,称作膜动转运。膜动转运又分为胞饮和胞吐两种情况。

1.胞饮又称入胞,是指某些液态蛋白质或大分子物质可通过由生物膜内陷形成的小胞吞噬而进入细胞内。如垂体后叶素粉剂,可从鼻黏膜给药吸收。

2.胞吐又称出胞,是指某些液态大分子物质可从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如腺体分泌物及递质的释放等。

胞吐的过程

03静脉炎的产生

产生静脉炎的因素主要有四点:化学因素、物理因素、污染因素、患者机体因素,但实际上,静脉炎往往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结果。了解分析静脉炎产生的原因,掌握输注药物的理化性质、作用特点对于防治的合理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图片来自pixabay

1.化学因素:药液过酸或过碱;过高渗或过低渗;刺激性较大、人体对血管通路材料产生反应;

2.机械因素: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在同一血管周围穿刺;静脉留置针或静脉导管过粗过硬;留置静脉导管时操作粗鲁;输入各种输液微粒(如玻璃屑、橡皮屑、各种结晶物质);

3.细菌因素:无菌操作不严格;微生物由穿刺点沿穿刺针或导管进入;导管内血液残留;药液污染、给药装置污染;

4.病人的自身因素:如病人免疫功能低下、合并多种疾病等。

了解了静脉炎的产生,我们可以将产生因素归为两大类:可干预因素与不可干预因素。溶液的PH值、渗透压、穿刺材料、穿刺部位、液体输入量及速度等因素可以干预。病人的机体因素和药物本身的刺激作用等因素无法干预。预防和治疗应当从可干预的因素下手。

静脉炎的预防与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这两部分的内容非常多,停姐这里就不多展开说啦,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学习思考。同学们还有什么想看的内容,不懂的问题,也可以后台问停姐,大家一起探讨。

*素材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住院病人都可能得的病常见又让人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