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敷
热源可采用热毛巾、热水袋、具有加热作用的治疗仪器及热敷类药品及医疗器械等,中药热敷法结合药物与热敷的双重作用,疗效明显,是临床中常用的热疗方法。
作用热敷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代谢、缓解疲劳的作用,有益于疾病的恢复。热敷本身也可缓解肌肉痉挛,止痛、消肿,促进炎症及瘀血的吸收,药物热敷还可使药物通过局部吸收,达到直达病所的目的,使治疗更直接、更有效。
适用症状慢性炎症及痛症(患处没有发红或发热的症状),例如:慢性腰颈痛、慢性退化性膝关节炎、肌肉疲劳或痉挛等。
注意切忌使用过热的温度或躺於暖水袋上。患有心脏病及高血压者,如欲於左肩及颈的位置使用热敷,应先请教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热敷期间,若病情加剧或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向医护人员查询。
禁忌患有急性炎症、皮肤炎、血栓性静脉炎、外周血管疾病,患处有伤口、刚愈合的皮肤、过份疼痛或肿胀、失去分辨冷热的能力(例如部分糖尿病人),不能明白指示者(例如患有严重老人痴呆症的人士),都不宜使用。
患处反应於敷治后,患处应感到和暖和皮肤短暂变红。若患处於热敷后有持久的红疹、痛楚或不适,应尽快求医。
应用适当的热敷,配合足够休息和正确患处护理,例如适当姿势及辅助性运动,能加速不少痛症的痊愈,若有疑问,请向物理治疗师或医护人员查询。
热敷分类热敷能使肌肉松弛,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用热敷的方法能使宝宝温暖舒适,对一些末梢循环不良(手足冰凉)的宝宝进行保暖。同时,热敷还有助于消炎、消肿和加速组织再生;局部的热敷还能缓解疼痛。所以,热敷也常常用于宝宝皮肤疖肿、臀部肌肉注射后吸收不良而出现的硬结、腹痛、腹胀等。
热敷的方法有干热敷和湿热敷两种。
干热敷常常用热水袋。一般在家庭中做干热敷非常方便且易行。方法是热水袋内灌入1/2-2/3的热水,斜放水袋将气排出,而后拧紧塞子,用布擦干水袋表面的水,倒提起来抖动,检查无漏水后,用布或毛巾包裹好,放在宝宝需要热敷的部位。使用中应注意水温不宜过高,用开水时应加入适量的冷水,使袋中水温在50-60℃较为合适,并要仔细检查有无漏水。在给宝宝使用热水袋后,要随时观察,以防宝宝烫伤。如果发现皮肤潮红时应停止。做热敷时可根据需要及时换热水,以保持一定的温度。
常用于解痉、镇痛、保暖。将冷、热水共同倒入搪瓷罐内,要求水温为50℃(以水温计调节较为准确),然后灌入热水袋内,灌入量为热水袋容量的1/2~2/3,逐出袋内空气,拧紧塞子,擦干后倒提热水袋是否漏水,最后装入布套中或用毛巾包裹,放于病孩需要部位。无热水袋时也可用葡萄糖空瓶或塑料壶(瓶)代替,只要遇热水不变形、不漏水就可以用。施热时间一般超过20~30分钟。此法方便常用,但其穿透力不如湿热敷法。
对婴幼儿施热时,温度要控制在50℃之内,并应多包一块大毛巾或放于两层毯子之间。经常观察放置热水袋部位,防止烫伤。如有皮肤红肿,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在局部涂凡士林保护皮肤。脏器出血,软组织挫伤、扭伤或砸伤初期(前三天)忌用热敷。急性腹痛诊断未明前不宜热敷。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化脓、皮肤湿疹、细菌性结膜炎均禁忌热敷。
湿热敷将小毛巾放在热水中浸湿拧干,放在所需要热敷的部位,然后盖上干毛巾或棉垫,以保持热度。敷布的温度以宝宝不感觉烫、能耐受为原则。湿热敷也可采用在热湿毛巾上放热水袋的方法,以保持热度。湿热敷一般可持续20-30分钟。在热敷过程中,应经常观察局部皮肤颜色,询问宝宝感觉烫不烫?避免发生烫伤。同时,热敷后应将局部擦干盖好,宝宝不要立即外出,避免着凉感冒。
常用于消炎、镇痛。将橡胶单(或塑料布)和毛巾垫在湿热敷部位下面,以免弄湿衣服、被褥。在需要热敷的皮肤局部涂以凡士林(或涂食用油,其范围要大于热敷面积),然后盖上一层纱布。将浸在热水里的小毛巾拧干(以不滴水为度),用手腕部试温,以不烫手为宜,折叠后敷于病孩患处,上面加盖干毛巾保温。在患部不忌压的情况下,还可用热水袋放置在小毛巾上,再盖上大毛巾保湿则效果更佳。湿热敷的温度以病孩能够耐受,不觉烫为原则,约3~5分钟更换一次,一般连续热敷15~20分钟。热敷完毕,揭去纱布,擦去凡士林,穿好衣服。湿热敷穿透强,因而消炎作用也好。施热过程中应加强观察,因病孩往往不能很好合作,要慎防烫伤;对有伤口的部位作热敷时,应注意无菌操作,敷后伤口换药;热敷面部者,敷后半小时内不宜外出,以防感冒。
操作要领热敷能使肌肉松弛,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因此,它有消炎、消肿,减轻疼痛及保暖的作用。
操作要领1.热敷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热水袋,水温是60-80℃,以用手背试温不太为度,将热水灌至热水袋的三分之二即可,排出袋内气体,拧紧螺旋盖,装进布套内或用毛巾裹好,放在患病部位。也可把盐、米或砂子炒热后装入布袋内,代替热水带热敷。一般每次热敷20-30分钟,每天3-4次。
2.另一种热敷法是把毛巾在热水中浸湿,拧干后敷于患病部位。在热毛巾外面可以再盖一层毛巾或棉垫,以保持热度。一般每5分钟更换一次毛巾,最好用两交替使用。每次热敷时间15-20分钟,每天敷3-4次。
注意事项1.不管用哪一种方法,都应注意防止烫伤,尤其是小孩、昏迷病人、老年人,及有瘫疾、糖尿病、肾炎等血液循环不好或感觉不灵敏的病人,使用热敷时,应随时检查局部皮肤的变化,如发红起泡时,应立即停止。
2.热敷作为配合疗法适用于初起的疖肿、麦粒肿、肌炎、关节炎、痛经、风寒、引起的腹痛及腰腿痛等。但是,当急腹症未确诊时,如急性阑尾炎,面部、口腔的感染化脓,各种内脏出血,关节扭伤初期的有水肿时,都禁用热敷。
中药热敷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可让患者在家自行治疗。操作时可直接将草药放入大盆内煎煮,也可以将药物包入口袋内再放入盆中煎煮,煮好后,可先用热蒸汽熏蒸患处,待药液温度下降适中时,用毛巾蘸取药液敷于患处,或直接将装药的口袋敷于患处,每次治疗时间为20~30分钟,每日1~2次。
热敷疗法在应用中首先应注意温度的掌握,以免烫伤。其次热敷所用中药,一般用量大,药物*性大,千万叮嘱病人不得误服,以免药物中*。
还应注意热敷疗法虽然使用广泛,疗效卓著,但也有不宜热敷的疾病,如皮肤破损、开放性损伤等疾病不适宜采用热敷疗法。
十种功效1、缓解眼疲劳
热敷可促进眼周的血液循环,减轻眼睛疲劳,能部分缓解干眼症的症状,还有明目健脑的功效。
2、预防耳聋
敷在耳上或轻轻擦揉,可改善耳部血液循环,预防因缺血引起的功能性耳聋。
3、改善头晕
将热毛巾放在后脑勺,每次数分钟,这样可刺激后脑勺的穴位,可改善部分患者的头晕症状,还可提高反应力和思维能力。
4、治落枕
轻微落枕可用热毛巾敷患处,并配以颈部活动。头部慢慢向前弯,轻轻向前后左右侧转动。
5、防治颈椎病
早期颈椎病症状,如脖子发硬、酸痛或受凉后出现轻微疼痛,可用热敷改善症状,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预防颈椎病。
6、缓解慢性腰椎疼痛
腰椎疼痛热敷,可缓解局部症状,如医院就诊。
7、缓解臀部疼痛
臀部肌肉僵硬伴有轻微的钝痛、酸胀痛,可平躺用毛巾热敷疼痛部位,可缓解症状。
8、治疗痛经或寒性腹痛
女性痛经或因受凉导致的腹痛,可用热敷起到化淤、理气止痛的功效。
9、跌打损伤
运动损伤应激期不能进行热敷,可在损伤发生2—3天,如不出血也无肿胀,此时可用热敷袋热敷缓解症状。
10、去打针造成的硬结
温馨提醒:
当损伤的部位起水疱或有破损形成“开放性伤口”时,就不适宜热敷。扭伤急性期仍有出血、肿胀时更不宜热敷,应等到止血、消肿48小时后再进行热敷。急性腹痛未确诊时和红眼病也不宜热敷。[1]
什么是中药热敷疗法?中药热敷疗法是一种物理治疗方式,一般可利用热毛巾、暖水袋、暖袋(先以毛巾包裹,可协助吸收汗水及减低灼伤的机会),直接敷治患处,每天二至三次,每次十五至二十分钟。热敷疗法在软组织损伤疾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热敷疗法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代谢的作用,有益于疾病的恢复。热敷本身也可缓解肌肉痉挛,促进炎症及瘀血的吸收,药物热敷还可使药物通过局部吸收,达到直达病所的目的,使治疗更直接、更有效。热敷疗法适合于各种闭合性损伤。热源可采用热毛巾、热水袋、具有加热作用的治疗仪器及寒痛乐等热敷药,中药热敷法结合药物与热敷的双重作用,疗效明显,是临床中常用的热疗方法。热敷疗法一般可分为药物热敷疗法、水热敷疗法、盐热敷疗法、沙热敷疗法、砖热敷疗法、蒸饼热敷疗法
中药热敷包配方中药热敷包配方名称: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专中药热敷方。主治病症: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滑囊炎,骨质增生,半月板损伤,关节积液,急性关节顿挫伤,关节韧带拉伤,无名关节痛。主治部位:四肢关节药物制备方式:将配方所有药物粉碎至麦粒大小,或更小些也可,用50度酒搅拌至手抓不散且又不出水为宜,而后装至纱布袋子内(袋子布料选择应类似于医用绷带或更细为好),上锅蒸热(中火至5分钟)后取出直接放于患部,外用塑料方便袋等完全包裹严实,外用棉被包裹,身体不动待一小时后取下。稍加按揉即可。基础配方:川乌20g、草乌20g,白芷50g,羌活、独活各50g,细辛10g,川芎、桂枝各30g,威灵仙、伸筋草、透骨草各60g,艾叶、红花各9g,透骨草30g,花椒6g,药物加减:关节疼痛加元胡80g。肿胀难消加茯苓80g大*50g。活动不利者加红花50g当归50g。骨质增生加土鳖虫20,土元20,水蛭20,关节积液加生半夏30,生南星30。红肿刺痛加薄荷10,冬瓜皮20。关节变形且活动受限加虎杖30乳香30没药30。关节游走疼痛加当归(酒浸)30、*芪(蜜炙)20、赤芍20、防风30、炙甘草20、生姜30。中药热敷包配方名称:颈椎病中药热敷方。主治病症: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骨质增生,落枕,积液,项背沉重,肩周炎,胸椎部位疼痛。神经衰弱,高血压,失眠,脑供血不足,主治部位:颈椎部位,上肢部位,胸椎部位以上。药物制备方式:将配方所有药物粉碎至麦粒大小,或更小些也可,用50度酒搅拌至手抓不散且又不出水为宜,而后装至纱布袋子内(袋子布料选择应类似于医用绷带或更细为好),上锅蒸热(中火至5分钟)后取出直接放于患部,外用塑料方便袋等完全包裹严实,外用棉被包裹,身体不动待一小时后取下。稍加按揉即可。基础配方:全蝎20、葛根20、当归10、川芎10、羌活25、独活20、穿山龙15、桔梗10、生地10、木通20、赤芍22、桃仁30、炙水蛭10,(单位:克)药物加减:骨质增生加土鳖虫20,土元20,水蛭20,项背疼痛加元胡30。神经根型颈椎病加红花20。肩周炎加白芥子20,生半夏20,生南星15,高血压加刺五加30。神经衰弱加龙骨15珍珠粉15。项背部疼痛游窜加木瓜20、千年健20,防风30、伸筋草20、生姜30。
中药热敷包配方名称:手脚关节等小部位浸泡药。主治病症: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四肢冰凉,骨质增生,四肢麻木,急性扭挫伤,腱鞘炎,腱鞘囊肿,四肢浮肿,主治部位:四肢部位,各个小关节。药物制备方式:将配方所有药物粉碎至麦粒大小,或更小些也可,装袋待用,取一木桶盆或塑料桶盆,将药物全部倒入同时加入50度酒克,食用醋克。再添加开水充分搅拌,将患部浸泡于内,待水温不温继续添水添至药液没过患部一指高停止添水,再次凉后可将药液倒出加热后再倒入。经泡时间应掌握在晚上睡觉前浸泡一小时以上。浸泡结束后将药液盆子稍加封盖待明天继续使用。每日浸泡完毕后应稍加按揉后立即睡觉。基础配方:胡椒20,防已20,全蝎10、葛根10、当归20、川芎20、细辛25、穿山龙15、木通20、炙水蛭10,威灵仙20,白花蛇草15。(单位:克)药物加减:四肢不温加厚朴20,小茴香20,肉桂30,红花20,骨质增生加土鳖虫20,土元20,水蛭20,疼痛难耐加元胡30。腱鞘炎加白芥子20,生半夏20,生南星15,四肢浮肿加茯苓30,伸筋草20,木瓜20。四肢麻木加升麻15,蜈蚣3条。疼痛游窜加木瓜20、千年健20,防风30、伸筋草20、生姜30。中药热敷包配方名称:腰椎病中药热敷方。主治病症:腰椎间盘突出膨出脱出症,腰肌劳损,骨质增生,腰椎骨折预后,坐骨神经痛,急性腰扭伤。主治部位:腰椎部位,下肢部位。药物制备方式:将配方所有药物粉碎至麦粒大小,或更小些也可,用50度酒搅拌至手抓不散且又不出水为宜,而后装至纱布袋子内(袋子布料选择应类似于医用绷带或更细为好),上锅蒸热(中火至5分钟)后取出直接放于患部,外用塑料方便袋等完全包裹严实,外用棉被包裹,身体不动待一小时后取下。稍加按揉即可。基础配方:红花30,牛膝20,巴戟天20,王不留行20,全蝎20、当归30、川芎30、羌活25、独活20、生水蛭15,(单位:克)药物加减:骨质增生加土鳖虫20,土元20,水蛭20,疼痛加元胡30。腰椎间盘膨出加附子40,腰椎间盘突出加附子30,干姜30,土元20,腰椎间盘脱出加牛膝,川乌40草乌40,下肢至后背疼痛游窜加甘遂20、千年健20,防风30、穿山甲30.,伸筋草20、生姜30。坐骨神经痛同腰椎间盘膨出药方,急性腰扭伤加威灵仙30,苍耳子30。参考疗效:一般情况下按此药方治疗可在一个星期内感觉症状减轻。
技术特征:
1.一种骨病外用热敷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山茶根10-20克、苍耳子10-20克、细辛6-10克、马钱子8-12克、仲筋草6-10克、白芷8-12克、甘草6-10克、*柏10-15克、伸筋草6-10克、乳香10-14克、独活10-14克、丹皮8-12克、羌活8-12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病外用热敷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山茶根15克、苍耳子15克、细辛8克、马钱子10克、仲筋草8克、白芷10克、甘草8克、*柏13克、伸筋草8克、乳香12克、独活12克、丹皮10克、羌活10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病外用热敷中药,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各味中草药按比例用目磨碎,制成粉剂,装袋,每袋5克。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骨病外用热敷中药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病外用热敷中药配合食醋使用,所述食醋的使用量为25-35毫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病外用热敷中药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使用方法为:在患部盖上纸巾,喷上15-20毫升食醋,撒上骨病外用热敷中药粉剂,再加盖一层纸巾,再次喷剩余食醋,盖四层纯棉湿毛巾,进行酒精热敷30分钟,使中药充分渗透到患部,完毕后,去掉纸巾、废中药,加敷保鲜膜。
骨折中草药外敷配方1、骨折用什么中药配方好
骨折后期,断骨已达临床愈合阶段,此期治疗以固本培元。在此阶段,食疗可选:①取苡仁50克,骨碎补15克,枸杞子、续断各10克。将骨碎补与续断先煎去渣,再入余2味煮粥进食。每日1次,7天为1疗程。每1疗程间隔3--5天,可用3--4个疗程。②用枸杞子、桂圆肉各15克,红枣10枚。加水用小火煎煮后,再加点冰糖,即可食用。爱心提示:以上介绍用(方)药,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
2、骨折后用鸡和中药做药敷患处是什么原理?
这还要说到《*帝内经》,鸡和彘分别主筋和骨;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但现代已经没有彘这种远古生物了《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所以古人很聪明,以鸡为引,倒入醋(味酸,走筋)和酒(味辛烈,走筋骨)后调和,以入筋骨,再配合中药,于是才有鸡子药流传至今!这种外敷方药的确治疗骨折很快!
3、骨折外敷中药要敷多长时间换药
外敷的中药最少得8个小时,有的是24小时一直都在的,具体看医嘱吧。
4、真心求一专治骨折的中草药方子
正骨伸筋散是一种治疗骨伤疾病的外敷纯中药制散剂。其成份如下:绿豆10g、白及4g、川芎6g、川乌(蜜)8g、当归3g、紫荆皮10g、半夏5g、蟹10g、乳香3g、没药3g、自然铜(煅)3g、龟板5g、三七6g、土鳖虫8g、冰片4g、*芪5g、丹皮10g、丹参3g.。该药物具有逐瘀通窍、去腐生肌、活血舒筋、续筋接骨、止痛、消炎的功效。主要适用于各种骨折的初、中期,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或久伤不愈,并对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腰腿痛等骨伤疾病有很好的疗效。正骨伸筋散的主要特点:1.闭合性骨折一般都在整复后需石膏外固定,而本药物可完全取代石膏,使患处气血畅通、肿痛消失,加快损伤的修复。2.该药物可直接外敷于开放性骨折的患处,具有消肿止痛、去腐生肌,促进死骨分离、新骨生长的作用。3.本药物不仅对骨折、软组织扭挫伤有显著疗效,而且对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腰腿痛等顽症有很好的疗效
5、骨折后外敷中药管用吗
外敷中药管用!过去没有西医时,就是靠中药.你敷的药要有活血化瘀\清热止痛的功效!医院处理了!
6、有骨折的问题用中药外敷,治疗期间要注意什么呢?
在骨折修养期间,我们一定不要使用大力,因为如果我们在骨折的地方使用力气,容易构成我们2次骨折,并因为2次骨折带来的疼痛,甚至医院。短距离的行走没影响,长时间走路因会造成患肢的酸痛,肿胀等,但对骨折愈合本身没什么影响,除非走路过程中全脚掌着地,拍片应该再加拍一个斜位片。
一般再有一个月多点就可正常练习行走了,自己感觉行走正常就可以上班了。抬高患肢白天脚放凳子上,晚上脚下垫枕头,肿胀会减退的。不能走太多。适当服用骨头汤、晒晒太阳,从高处跌落造成右侧3根肋骨骨折,经检查有一根刺破了肺部,并有积液。
治疗筋膜炎的偏方大全
1、外洗药方
取没药10克、乳香10克、牛膝15克、柳枝15克、防风15克。乳香和没药可以活血祛瘀、消肿生肌、止痛,牛膝可以强筋骨、通经活络,柳枝和防风可以祛风止痛、利湿消肿。此外洗药方可以改善改善肌筋膜炎引起的酸痛不适。
2、熏蒸药方
取伸筋草20克、透骨草10克、艾叶15克、桂枝20克、鸡血藤10克。伸筋草和透骨草可以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络,艾叶和桂枝可以除湿驱寒、温经止痛,鸡血藤可以活血化瘀。此药方可以用来外洗或熏蒸,可以改善肌筋膜炎引起的酸痛、僵硬等不适。
3、外敷药方
伸筋草20克、透骨草10克、赤芍15克、红花8克、川芎8克。伸筋草和透骨草可以祛风散寒、舒筋活络,赤芍和红花可以活血化瘀,川芎可以活血祛瘀、祛风止痛。此药方可以外洗或外敷,能够改善筋膜炎引起的肌肉僵硬、酸痛等症状。
4、内服药方
当归10克、*芪10克、桃仁5克、红花5克、鸡血藤5克、白芍6克。当归可以补血活血、止痛,桃仁、红花和鸡血藤可以活血祛瘀,白芍可以养血、缓急止痛。此内服药方可以改善肌筋膜炎引起的疼痛。
结语:以上就是治疗筋膜炎的偏方大全,这些药方可以作为日常的辅助之用。对于肌筋膜炎患者来说,最医院进行系统的辨证论治,只有根据个人情况来制定药方,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治颈椎病中药方葛根30克,冬桑枝、海桐皮、芍药、生地、地鳖虫各15克,姜*、当归、羌活各10克,升麻5克,生甘草6克。将上药加水淹没药物3公分许,浸泡15分钟,先用武火烧开后再用文火煎20分种,取汁分早晚两次饭后温服,若服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可连服1月。
颈椎病的中医外治法
颈椎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人到中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肝肾之气逐渐衰退,精血亏虚,筋骨失去濡养,骨质日渐疏松。日常生活中,颈椎部活动频繁,反复劳损,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可引起颈部及周围的肌肉韧带发僵变硬、肥厚钙化、颈椎间盘萎缩退化等病变,进而形成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而刺激或压迫颈脊神经根、椎动脉和脊髓,在临床上出现各种不同症状。
中医治疗颈椎病以温补肝肾、养血益精为主,祛风胜湿、活血通络为辅,多采用内服中药的方法,分类型进行辨证论治。中医外治法,包括中药外治法、梳头疗法、按摩疗法等,也能使患者症状减轻。
中药热敷法药用威灵仙、五加皮、苍术、乳香、没药、白芷、三棱、莪术、木瓜、细辛、*柏、大*、赤芍、红花、冰片各等量,研细末,调匀,加食盐和*酒适量,炒成糊状,装入两个棉布袋中,置锅蒸热,直敷患处,以患者能够承受为度。两袋交替使用,每次30分钟左右,早晚各1次,药袋可使用数次。
药枕疗法取当归、川芎、辛荑花、羌活、藁本、制川乌、乳香、没药、葛根、红花、赤芍、菖蒲、灯心草、桂枝、细辛、白芷、丹参、防风、威灵仙、冰片、合欢花、吴茱萸各30克,研为粗末,装枕芯。每日枕用不少于6小时,连用3~6个月。此法对颈椎病有很好疗效,对高血压、动脉硬化、腰椎病、风湿性关节炎等也有不同程度的防治作用。
按摩疗法用手上下提捏后颈部肌肉,从后发际到颈肩处,左右手轮换做3~5分钟,用手拿肩部肌肉3~5分钟,前后转肩1~2分钟,慢速左右转动头部1~2分钟。此法放松颈肩部肌肉以改善颈部的血液循环,减轻或预防颈椎病。
介绍几种颈部活动方法
颈椎病患者在颈椎病症状明显时,应限制颈部活动,在经过治疗,症状缓解期时,应建议患者多进行颈部活动。下面我们为你介绍几种活动方法。
(1)颈项牵拉:先做立正姿式,两脚稍分开,两手撑腰。练习时:头、颈向右转,双目向右后方看;还原至预备姿式;低头看地,以下颌能触及胸骨柄为佳;还原。动作宜缓慢进行,以呼吸一次做一个动作为宜。左右交替运动。
(2)往后观看:预备姿势同上,练习时:头颈向右转,双目向右后方看;还原至预备姿势;头颈向左转,双目向左后方看;还原。动作要配合呼吸,缓慢进行。
(3)回头望月:预备姿势同上,练习时:头颈向右后上方尽力转,上身也随同略向右转,双目转视右后上方,仰望天空;还原至预备姿势;头颈向左后上方尽力转,上身也随同略向左转,双目转视左后上方,仰望天空;还原。呼吸一次做一个动作。
以上三个动作,主要是练习颈部的伸屈与旋转功能。轻症患者可加练侧弯动作。眩晕型患者如做颈部旋转动作有副作用,宜暂停练习往后观看及回头望月动作。
找个好枕头:一个人每天至少有1/3时间是用来睡眠的,故睡觉时,枕头应摆放在颈部正中,头部稍悬空,利用头颅的重量发挥对颈椎的牵引治疗作用。同时,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枕头长度一般为40~60厘米,高度以8~12厘米为宜。枕芯选用质地柔软、透气性好、富有弹性、不易吸湿的材料,也可在枕芯内放一定的中药或磁片,对预防、治疗颈椎病也有帮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