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上午,医院普外科王少*主任、副主任医师贾永喜至分院成功开展一例下肢静脉腔内激光闭合微创手术。该新技术市人医8月刚刚成功引入,对分院的全面技术帮扶让大仪区域医疗卫生中心辐射范围内的百姓享受到了更好的医疗服务。
患者赵某,女性,67岁,因“右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10余年”,诊断为“右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入院。由于之前老太听说这样的手术需“剥皮抽筋”,术后会非常疼痛,心里担心了好长时间。王少*主任通过对患者病情的详细了解,结合相关检查,经评估后同意进行下肢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手术。今天上午手术顺利完成,目前恢复良好。
随后王少*主任又开展了两台腹腔镜下疝修补手术
王少*主任在我院专家门诊时间:每周六上午
手术预约(成主任)
下肢静脉曲张概述
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表浅静脉的瓣膜功能障碍,使静脉内血液返流,随着静脉内血液淤滞及静脉内压力的升高,久而久之就可以导致受累的静脉壁扩张、膨出和迂曲,迂曲常呈现为条索状、团块状,也就是俗语中所描述的腿部“青筋凸起”。
通常所说的下肢静脉曲张,是指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而不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静脉曲张(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即可表现出表浅静脉曲张)。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分为大隐静脉曲张和小隐静脉曲张两种类型。
形成原因
下肢静脉曲张形成原因是血管壁薄弱、静脉瓣膜存在缺陷、静脉壁的压力升高。其中静脉壁薄弱、瓣膜缺陷与遗传有关;增大血管壁压力的主要是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怀孕、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等因素。
临床表现
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表现为下肢浅静脉处于伸长、蜿蜒而曲张状态,早期症状不明显,逐渐出现患肢酸胀、沉重及钝痛感,易疲乏。
如果是下肢大隐静脉曲张,表现为小腿前内侧出现青筋样凸起,严重者范围更广泛,可以波及到大腿根部;
如果是小隐静脉曲张,则表现为小腿后外侧出现青筋样凸起。
典型症状
患者就诊时被发现一侧肢体青筋凸起,呈蚯蚓样,伴或不伴沉胀症状,发病者可出现以下一种或者多种症状:
1.双腿酸胀不适;
2.患肢沉重乏力、轻度水肿;
3.长时间站立和午后感觉症状加重;
4.平躺或下肢抬高时症状明显缓解;
5.有时出现小腿肌肉痉挛。
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还可能出现以下皮肤营养性改变症状,这些改变大多发生在小腿中下1/3处足靴区:
6.皮肤萎缩、毛皮肤脱屑;
7.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
8.已结痂或难愈性溃疡;
9.有时可并发血栓性浅静脉炎和急性淋巴管炎。
主要治疗方法
刚开始主要是压力治疗,适用于大多数患者。压力治疗就是通常所说的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外部加压。但是,压力、压迫治疗主要目的是改善下肢沉胀不适症状,并且延缓病情进展,但不能使曲张的静脉消失。
大隐/小隐静脉曲张传统手术治疗方法为大隐/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这种手术方式切口长,创伤大,手术后疤痕多,影响美观。若发生下肢多发色素沉着、慢性溃疡等情况时,必须等炎症得以控制,破溃愈合后才能安排手术治疗。
近年来,下肢静脉腔内激光闭合微创手术的出现,则完美解决了上述问题,即使长期溃疡难以愈合的患者,也可以接受该项手术。手术仅在大隐静脉根部有一小切口,大隐静脉起始部有一穿刺点,手术时无须剥脱主干,于血管腔内治疗即可完成。原理是通过激光导致血液沸腾产生蒸汽气泡引起静脉壁热损伤,导致血凝状态升高,使静脉内广泛血栓形成,最终闭锁静脉达到治疗目的。患者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如无特殊情况,术后第三天便能出院。
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将损伤降至最低,不遗留明显手术疤痕的微创手术方法,并且减少了瘀血、瘀斑等并发症,降低了术后复发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美观、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日常预防
1.日常注意多休息,休息时可垫高下肢,必要时按摩腿部,促进血液循环。
2.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保持一种坐姿不动,坐时勿跷“二郎腿”,常做抬腿和勾脚运动,一定重视勾脚活动,勾脚可以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可以预防静脉曲张,可每隔1小时活动活动。
3.避免高温,高温可使血管扩张、加重静脉内血液淤滞。静脉曲张的患者在温水淋浴时,常常出现明显的下肢沉胀感,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引起。
4.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特别是骑自行车、慢走等,活动时腿部肌肉收缩,可帮助静脉血液回流。运动时最好穿上弹力袜,可以有效的消除疲劳感。
5.均衡饮食,防止便秘,避免过度肥胖,积极治疗引起排尿困难及慢性咳嗽的原发疾病。
6.避免增加腹压,不穿束腰过紧的衣裤,选择鞋跟较低的鞋子和宽松的衣裤,尽量避免穿高跟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