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治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心快讯腔内心电精准定位开启了县中心
TUhjnbcbe - 2021/3/31 23:45:00

近日

医院

肿瘤科护士长原莎莎

带领团队

顺利为一乳腺癌患者

在超声引导下置入PICC导管

并进行腔内心电精确定位技术

此技术打破传统通过X线确定PICC导管尖端位置的常规,采用腔内心电定位技术使PICC导管尖端到达最佳位置,即上腔静脉下1/3段,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此技术不仅减少患者的放射性辐射暴露,而且无需术后反复调整导管尖端位置。

此技术的成功应用,开启了我院PICC置管新的领域。

什么是PICC?

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

对于肿瘤患者,化疗是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复、多次的治疗过程,而且化疗药物对血管损伤大,容易发生化学性静脉炎、药物外渗等,甚至外周组织溃烂、坏死,导致患者不得不终止治疗。医院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置管技术的开展,解决了患者的输液难题。

静脉输液全疗程“一针治疗”,不仅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且维护简单,不影响日常活动。

腔内心电定位技术是利用引导钢丝或电解质溶液作为传导介质,经导电线连接心电监护仪,通过观察心电图上P波波幅的变化,来判断导管尖端位置。从而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段,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此处血流量大,能确保药物迅速稀释而不造成血管损伤,且并发症少,保障患者安全。

护士长正在进行PICC置管及腔内心电定位操作

应用心电监护确定导管尖端最佳位置(CAJ),当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时,P波波幅达到最高。

确定导管尖端的最佳位置

这项新技术的成功开展,对于降低患者置管移位率,减少PICC并发症的发生及置管成功后尖端位置的动态监测将起到重要意义,标志着我院PICC置管及维护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科室简介

医院内五科—擅长各种实体肿瘤如肺癌、乳腺癌、食管癌、胃/肠癌、卵巢癌、宫颈癌,血液病(白血病、淋巴瘤、不明原因贫血等)的综合诊疗,特别在血液肿瘤的精准诊疗如各种靶向治疗上经验丰富,治疗效果显著。科室还开展各种肿瘤的穿刺活检术,为目前肿瘤诊断的金标准。开展肿瘤血管介入化疗栓塞治疗、食管支架植入、微波刀消融术等微创治疗技术,创伤小,效果显著;开展超声引导下PICC穿刺技术及各种静脉导管的维护和疑难并发症的处理。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心快讯腔内心电精准定位开启了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