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治疗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输液和大病小病关系不大,也不是所有病都能
TUhjnbcbe - 2021/5/9 13:15: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中国 http://www.jydxy.com/m/
目前中国医疗真的存在「盲目输液」的问题吗?问题描述:最近,卫计委发布了《合理用药十大核心信息》其中有一条「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遭到大家疯狂转发。1.输液对孩子真的具有如此大的危害吗?不论输的是什么?那么什么情况下才应该给孩子输液?(我问我的同学她给的答案是无论输的是什么都会造成伤害。)2.刚看了很多相关报道发现很多媒体都将「滥用抗生素」和「盲目输液」联系起来。可是输液输的种类并不仅仅只有抗生素,还有葡萄糖生理盐水等等。这一类药物会对身体造成的影响和抗生素或者其他药物相同吗?3.我对「中国人平均每人8瓶」这个统计数据持保留意见。8瓶里面包括生理盐水和葡萄糖等吗?这8瓶药液里面包括哪些种类?哪种占比最大?知友

米调炫枫输不输液的问题,已经成了广大医务人员和广大民众的观念问题了,小时候爸妈就有这种概念,感冒了,吃点药休息一下就行,如果发烧了,就要去打小针(肌肉注射),如果烧过了38.5度,就得去输液。这说明,在部分民众心中,输不输液,是和疾病严重程度直接相关的。现在在临床上,使用一种药物,输液似乎成了最便捷,医务人员最容易操作的办法,有时去会诊,建议某种药物肌肉注射使用,就会有医务人员问了:为什么不输液?肌肉注射不是更方便么?又回一句:谁说肌肉更方便的?1.输液相比于其他给药方式,有没有危害,有多大危害?有,口服药物需要在胃肠道吸收,大部分要经过胃,进入小肠,再吸收入血,在此过程中要经过多层生物膜,生物膜是有屏障作用的,也就是说可以过滤分解掉一些物质;肌肉注射是通过肌肉组织吸收入血的,肌肉组织也有一定的屏障作用,而静脉注射,则是各种物质直接入血,虽然输液器中有微孔滤膜,但只能过滤掉难溶物质,水溶性的物质都会进入血管,如果药物制剂工艺不精,杂质较多,或者药物本身就是多种成分混合的,就有更大的机率出现各类反应,此为第一层危害。静脉注射毕竟是一种操作,静脉穿刺会造成疼痛,如果穿刺失败反复穿刺容易造成感染,静脉置管长期留置更是很大的感染源,尤其是中心静脉置管,是MRSA(甲氧西林耐药的金*色葡萄球菌,临床几大杀手细菌之一)导致败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有些药物反复输液容易导致静脉炎等等,此为第二层危害。静脉输液操作复杂,费时间,价格一般也较口服剂型更贵,比如在美国,患者营养支持,如果给一袋全肠外营养(TPN),大约需要花费刀,但如果给肠内营养,只需要约5刀一袋,价格差距尽显,此为第三层危害。2.那么输液相比于其他给药方式,有没有优势?有,优势换个角度就是劣势,劣势换个角度也是优势,静脉输液没有吸收过程,发挥作用很快,比口服药物大概快30-60分钟,比肌肉注射大约快上15-30分钟。但是静脉输液又分为静脉注射及静脉滴注,静脉滴注相比于口服或肌注而言,速度上又没什么优势了。当然,对于某些疾病而言,这几十分钟的速度优势并不是那么重要,但对于某些非常紧急的疾病,比如呼吸心跳骤停,这时就需要争分夺秒,有些药物就需要静脉注射。此外,有一些药物,口服和注射具有不一样的药理作用,比如硫酸镁,口服的话是导泻药,如果静脉注射,则用于治疗惊厥、妊娠期高血压、先兆子痫等,如果加入TPN中,则作为镁离子补充剂。再比如万古霉素,口服只在胃肠道作用,不吸收入血,用于治疗难辨梭状芽胞杆菌肠炎,而当用于MRSA引起的系统性感染时,由于溶液浓度有限制,只能静脉滴注,不能肌肉注射。最后的最后,还有一点,部分患者认为输液比较好,比如有些患儿家长,认为「我的孩子都发烧39度了不输液怎么行」(可以结合本文开头来看),还有的老病号(个人觉得有些甚至是住院爱好者),过一段时间就觉得身体不得劲,要来「输几瓶针水」,才浑身舒坦。3.输液等于慢性自杀,凡是输液都是有害的,这些说法对不对?错,输不输液不是原则问题,而是专业问题,就像卫计委所说,能口服不注射,能肌注不输液,「不注射」的前提是「能口服」。昏迷的患者不能口服,小肠切除的患者口服没法吸收,有些药物没法口服,有的疾病要争分夺秒,有的患者或家属拒绝口服,这些情况都是注射的指征。输液也是一种全世界医学都在采用的做法,只是什么时候该输,什么时候不该输,这个尺度,目前国内的医务人员的拿捏并不是非常理想。但从管理者的角度而言,诸如什么什么病不准输液,医院门诊一概不准输液,这种管理是粗放的,一刀切的,大医院门诊不让输,医院门诊输,去诊所输?如果管理始终是这样的,那么医疗的改善将会更加举步维艰。题图来源:StevenDepolo/CCBY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输液和大病小病关系不大,也不是所有病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