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治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静脉治疗知识学习
TUhjnbcbe - 2021/7/5 20:31:00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http://pf.39.net/bdfyy/qsnbdf/160930/4975799.html

临床护士每天要进行大量的静脉治疗工作,有资料显示,中国每年输液50亿次,而80%以上住院患者接受静脉输液,85%的护士用于静脉输液的时间超过75%。

随着静脉治疗工具、穿刺技术、附加装置等方面的飞速发展,静脉治疗已从一项单纯的护理技术操作发展成为涉及多学科、多层面的知识与技能。

我们来看最新的输液治疗实践标准:

?选择血管与输液工具的基本原则是:根据病人的病情、疗程长短、输液的速度、药物的特性等选择不同的血管及不同的穿刺工具。

?制定血管通路装置计划需考虑:输注液体的特性,可用的穿刺部位,对外周静脉血管的保护。

静脉治疗工具的选择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要求,护士在操作前应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过敏史、静脉治疗方案、药物性质等,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和静脉条件,选择合适的输注途径和静脉治疗工具;在满足治疗需要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较细、较短的导管。

新标准建议根据患者治疗时间选择外周静脉导管长度,输液治疗时间少于6天建议适用外周静脉短导管,治疗时间为1~4周,建议使用中等长度导管。

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宜用于短期或单次给药,腐蚀性药物不应使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INS指南规定:单次输液小于3h才可以用头皮钢针。

外周静脉留置针宜用于短期静脉输液治疗,不宜用于腐蚀性药物等持续性静脉输注,72~96h更换一次静脉留置针。

PICC宜用于中长期静脉治疗,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不应用于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和血液动力学监测(耐高压导管除外),PICC导管留置时间

CVC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血液动力学的监测,不应用于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耐高压导管除外)

输液港(PORT)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不应使用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耐高压导管除外)。

成人输液,为什么不宜选下肢?

由于重力作用以及下肢处于远心端的影响,下肢的静脉循环不如上肢,下肢输液药物能通过心脏泵血达到全身各处起效的时间慢于上肢输液。

由于老年人体质弱、大手术后等需长时间卧床的患者,下肢静脉的血液循环差,加之手术会造成失水、失血,血液变稠、血流缓慢,因而容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

如果输液针扎在下肢,病人下肢的活动会受到限制,这样就会造成其下肢静脉的血液循环更差,更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如果静脉中的血栓脱落,栓子一旦栓塞在肺、脑、肾等部位,还会引起严重后果。

“血管保护”和“安全输注”

导管维护的金标准“ACL”

A

Assess评估

每次输液之前,都要抽回血、冲管评估导管功能。

C

Clear冲管

在不相容的药物和液体输注之间,不间断输液期间和液体输注之后,都需要用生理盐水进行脉冲式冲管。

L

Lock封管

保持畅通的静脉输液通路,用于输液结束后。无针接头,先夹闭延长管,后移除注射器

采用无针输液接头:

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静脉输液方式还是一次性头皮针穿刺、肝素帽连接静脉输液装置。由于每次都需要静脉穿刺,反复穿刺会对患者血管造成损伤,钢针在血管内的长期放置易引发静脉炎。除了患者,医护人员的针刺伤也无法回避,全球每年约20万护士被针头刺伤,这一职业暴露风险导致了80%~90%医护人员的医源性感染。

输液过滤器的选择:

人体内的毛细血管直径平均只有7~9μm,最小的为4μm[16]。只有直径在2μm以下的微粒,才有可能参与肾交换排出人体。如果输入含有大量不溶性微粒的液体,这些微粒就会沉积在心、肝、肺、脑、肾、肌肉、皮肤等部位毛细血管中,较大直径的微粒可直接引起血管堵塞而造成严重危害。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指出,“输注脂肪乳剂、化疗药物以及中药制剂时宜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但对使用过滤器的型号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静脉治疗知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