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静脉化疗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方式,疗效佳,可有效提高个体生存质量,但若发生药物渗漏,轻者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和炎症,重者可引起周围组织坏死,甚至造成功能障碍,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痛苦,也加重了经济负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成为现阶段静脉通道的首选,具有创伤小、留置时间长和安全性高等优点,为肿瘤化疗患者及需长期静脉输液治疗患者提供了一条绿色生命线。我院于年开展此项技术以来,置管成功率%,均未出现机械性静脉炎、血栓等并发症。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PICC置管技术也经历了从传统置管法到改良塞丁格置管法,再到今天的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法。
近日,我院顺利开展一例超声引导下的PICC置管术,患者女,59岁,子宫内膜癌术后需化疗。该患者血管条件差,不适合传统的盲穿插管,需在彩超引导下从上臂穿刺置入导管到达上腔静脉。3月7日下午,我院PICC专科护士李云对患者左侧上臂的血管通路进行了全面评估,确定置管长度,使用彩超给予穿刺静脉纵横切面定位,准备用物,严格无菌操作,在彩超室工作人员的协同下顺利插管成功,导管尖端位置到达患者第6、7肋间,可以安全使用。
彩超引导下的PICC置管术优势明显,较传统盲穿插管成功率高,准确安全,导管固定位置更加方便患者的日常生活,便于携带。此项技术在我院的开展,将为更多的肿瘤化疗患者带来福音。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