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治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4000名医护人员集体上线,一家顶尖三甲
TUhjnbcbe - 2022/8/28 9:01:00

“医院完整地复刻到数字世界里。医院不是线下医疗的简单补充,它们应该融为一体。”

近日,在广西南宁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广西医院(下称“广西一附院”)院长陈俊强如此表态道。在半个多小时的讲话里,他不下10次提及“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概念。

为他背书的是广西一附院在过去两年中的成功转型——依靠腾讯健康、和湛科技等技术方的支持,广西一附院成为广西首批“持证上岗”的,拥有医院。患者通过腾讯健康小程序,就可以完成智能导诊、在线诊疗、影像调阅、处方共享、药品配送等一系列流程。

△发布会现场合影

“线上线下一体化”是年12月国家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中的关键词,文件要求,医疗机构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拓展服务空间和内容,积极为患者提供在线便捷高效服务,以及随访管理和远程指导,逐步实现患者居家康复。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医院都只是把互联网作为线下医疗的补充场景,只做简单的技术处理,就能实现网上挂号、报告查询等便民功能。但这些功能的调整,不触及核心的医疗流程,自然也无法带来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协同效应。

与之对应的是,广西一附院用两年的时间,把几乎所有的线下医疗资源都搬到了线上,并以此为切口,撬动了整个医疗服务体系的更新迭代。

多医护人员整体上线

医院完整地复刻到数字世界里,最核心的变量是人。

广西一附院是广西医院,西南区域名副其实的“头部”医院,医护人员数量超过名。从年2月开始,这多名医医院的智能化在线门诊系统,其中高级职称的就有位。在全医院中,医护人员全数上线的,恐怕只此一家。

尚丽明是广西一附院肝胆外科的主任医师,医院医务部的部长。打开他的在线门诊页面,接诊量的数字显示为“”。尚丽明告诉八点健闻,他是去年2月份第一批上线的医生之一,因为平时坐诊和手术比较多,所以他给自己定下的要求是,每天早中晚各上线一次,每次时长在半小时左右。有时候实在挤不出时间,就找上厕所的间隙。

“咨询最多的就是一些复诊病人,在我这儿动过手术的,可能身体上有些反应,他想要知道是不是正常的,或者饮食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大部分病人在回答完以后,医院。”

△尚丽明在工作间隙上线回复患者提问

医院对门诊病人的判断。过去几年,广西一附院一直在对门诊患者做画像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每年多万的门诊病人中,复诊患者的比例达到57%,在这部分病人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既不需要检查,也不需要治疗,在门诊开完处方,取完药就能走人。医院愿意把所有医生“逼”到网上的最大动力。

另一方面,如此巨大的投入,自然需要有相应的制度来保障。广西一附院院长陈俊强表示,由于医护人员平时的工作量就比较大,问诊又是免费的,医院还没有对医生提出上线时长的强制要求,但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他们会要求科室层面做一些安排,计入日常的工作考核,保证每个科室24小时都要有人在线。

从目前的效果来看,这个尝试还是受到了患者的欢迎。平台上,接诊量最大的医生已经超过了次,按照一年的时长来算,差不多每天要回复20名患者。

而作为改革中的主体,医生对此也表示欢迎。尚丽明告诉八点健闻,从他们医务部收集的反馈来看,多数医生的态度都很踊跃,医院对此会有小额奖励,另一方面,大家也相信随着互联网医疗*策的逐步放开,线上问诊会成为将来一个不可或缺的病患沟通渠道。

被数字化重构的医疗服务

多名医护人员的触网,只是广西一附院启动互联网改造的外部表现,更有价值的改变发生在表象背后——当整个医疗资源从线下迁移到线上,它势必会带来医疗服务流程的重塑。

对于广西一附院来说,有两件事印证了这一变化。

第一件事是AI预问诊。过去,医生和患者的交流从诊室见面开始,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在基本情况的问询上。对医院医生来说,每天至少要看五六十个病人,留给每个病人的时间本来就短,从头问起显然不是一件有效率的事。

当把医生搬到线上以后,这个短板就有了解决方案。凭借着腾讯健康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积累,“AI预问诊”这项功能被加入到了就诊前的环节。从具体操作来看,在成功预约了就诊时间后,患者可以通过腾讯健康的平台,提前发起线上沟通。AI机器人会通过患者预约的科室或疾病类型,向其提问,尽量为医生搜集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病人的个人信息、病史情况、症状陈述等。

“过去医院做的导诊,线上和线下是撕裂的。你在线上问的人,并不是你的主治医生。或者你问过的事,走进诊室还要再重复一遍,因为医生需要做病历记录。我们做的一个核心突破是,把线上问诊的内容,直接生成一个电子病历,提前一天给到你的面诊医生。”和湛科技CEO张晓东表示。

对于医生来说,一个更便捷的功能在于,这个由AI自动生成的电子病历还可以一键变为处方,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张晓东告诉八点健闻,根据他们前期的试点调研,在没有接入AI预问诊前,一个医生半天最多看30个患者,接入以后,半天能看40个,效率提升30%。

“我们做的事情,医院的HIS系统,让它能和外部的问诊数据连接在一起。这件事情很难,需要做很多接口的改造,需要让AI不断去学习更好的提问方式,但我们认为,只有做了这件事,线上线下的一体化才算真正融合在了一起。”

另一件事发生在影像检查环节。对于门诊病人来说,要做检查的比例超过三成。在检查中,CT、心电图等影像检查又是大头。过去,医院的水平,不是直接跑来广西一附院做检查,医院做的检查报告,来找这儿的医生问诊。

针对这个现象,广西一附院在线上增加了“影像档案”功能。患者医院进行影像学检查,把结果上传到个人的影像档案。在发起线上问诊的时候,患者可以授权广西一附院的医生调阅自己的影像档案。在必要时,就诊医生还可以在平台上找到给患者做检查的基层医生,发起多方通话。

“医院做互联网,不是简单地把线下的服务放到线上,而是创造了一种新的融合。”广西一附院院长陈俊强告诉八点健闻,现在大多数第三方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医生资源都来自全国各地,水平参差不齐,更重要的是,在线上问诊结束后,患者往往无法顺利切入线下服务。而医院不同,它的医患群体相对固定,在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时会更有优势。“它能让患者感觉到方便,同时也没有丢掉安全感。”

△陈俊强介绍线上服务页面

分级诊疗的机会

从更大的意义上来看,广西一附院探索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模式,或许是推动分级诊疗,让医疗资源配置更趋向合理的一次重要契机。

长久以来,不论大病小病,国内患者的第一医院,医院的门诊常常人满为患。对于患者来说,预约挂号难,候诊时间长,问诊时间短,就医体验差。对于医生来说,大量的常见病、复诊开方病人占据了他们的时间,让他们无法把精力集中在疑难杂症上,临床医技进步缓慢。为此,国家多次呼吁“分级诊疗”,医院,小病在基层,但从过去几年的情况来看,成效甚微。

从广西一附院的实践来看,在打通了线上线下一体化后,相当一部分医院,医院医院的远程服务。

陈俊强向八点健闻讲述了一个经典案例。广西一附院曾经有一个肿瘤患者,家住中越边境的靖西县,距离南宁多公里。对于肿瘤患者来说,PICC置管术是被普遍用到的治疗手段,但PICC置管术需要定期护理,否则会导致栓塞、堵管和静脉炎。在这名患者的治疗周期中,总共需要做16次PICC置管护理,这意味着他要在靖西和南宁之间往返16次,单程8个小时,而护理本身只需要15分钟。

医院项目启动以后,广西一附院把PICC置管护理作为一个突破点,专门开辟了“上门护理”专区,内置PICC导管维护服务,患者可以在线上预约,足不出户享受上门服务。与此同时,广西一附院和全省家医疗机构合作,设立了个PICC维护合作网点,通过统一的培训,让基层的医生有能力在线下完成这项工作。

另一方面,借助腾讯健康的用户触达能力,广西一附院也在线上拓宽了医院的物理边界。腾讯健康总经理吴志刚表示,广西一附院接入的是12亿用户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4000名医护人员集体上线,一家顶尖三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