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静脉炎
临床症状:疼痛,肿胀和压痛的索状硬条或串珠状硬结常见病因:静脉输入强刺激性、高浓度药物,或使用时间较长;浅表静脉曲张、肥胖、吸烟、外伤;细菌感染。常规处理:1.立即拔管,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缓解症状。2.局部外用药物,如喜辽妥软膏、硝酸甘油贴、山莨菪碱等外涂以及硫酸镁或土豆片湿敷。3.新型敷料如水胶体透明贴等也有较好的效果之二:穿刺点感染
临床症状:注射部位出现疼痛、肿胀、发热等表现,穿刺点有脓性分泌物,体温上升等。常见病因:无菌技术操作不当;物品污染;出汗、渗血、渗液等未及时更换敷贴。常规处理:1、发生感染时,局部先涂消*剂,等候2min后再拔针,并用无菌敷贴按压。必要时收集渗出液送检。遵医嘱用药及对症处理。2、在常规消*的基础上采用碘伏治疗,将2cm×3cm的4层无菌小纱布浸透1%碘伏后用镊子拧至不滴液为准,将碘伏纱布覆盖于穿刺点,再以2层干燥无菌小纱布覆盖碘伏纱布,最后用透明薄膜敷贴覆盖。之三:皮下血肿
常见症状:注射部位周围皮肤颜色改变,呈青色,局部可有肿胀。常见病因:操作手法不熟练,针头穿过血管壁,拔针后按压方法不正确,导致血液外漏。尤其是老年人、血管脆性大、过度消瘦以及凝血功能障碍或使用抗凝剂的病人。常规处理:轻微的血肿不用处理,可自行吸收;大血肿冷敷适宜在24小时内使用,热敷适宜在72小时内使用。之四:血栓性静脉炎
常见症状:局部红肿疼痛、痛性血状硬条或串珠样结节。常见病因:输注刺激性的药物和溶液;针头穿刺时损伤静脉。常规处理:1.卧床休息,抬高肢体,患肢抬高略超过心脏水平;尽量首选上肢静脉穿刺,避免下肢穿刺。2.根据临床状况和医嘱用药,加强静脉血管的保护,急性期患者需使用扩血管、抗凝及溶栓药物,发热患者需输注抗生素。之五:导管堵塞
临床表现:输液时滴速减慢或不滴。常见原因:患者输液过程不注意使输液部位产生位移;输液管扭曲或打折;封管方式不当、没有定期冲管,留置时间过长;输液微粒堵塞导管;输液结束回血未及时处理等。常规处理:1、检查留置针自身是否通畅,如果是,更换或者处理好留置针2、如果非留置针自身问题,切记不能用注射器推液,正确的方法是可以将肝素帽或正压接头拧下回抽,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内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之六:导管脱出
常见原因:固定不规范或神志不清患者人为造成。常规处理:1、如已滑脱,应局部按压至不出血。2、妥善固定导管,延长管应U形或S型固定,以利于导管受外力牵拉时有一定的余地。3、神志不清者,加约束带约束另一上肢,以免把针头拔出。之七:皮肤过敏
临床表现:皮肤局部发红发痒,贴胶带的部位有烧灼,当撕除胶布时有皮肤受伤的现象。常见原因:个体差异,部分患者特别是儿童皮肤敏感度高。常规处理:1、避免使用过多胶布;避免张力性粘贴胶布;涂上皮肤保护剂;更换胶布品种,选择低致敏胶带。2.在患部涂上无菌药膏促进皮肤损伤愈合。之八:药物渗出和外渗
药物渗出是指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药物外渗是指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常见原因:针头脱出与持续滴注导致的血管通透性增高是发生外渗的原因。局部机械性压迫、酸碱平衡失调及药物的直接作用是导致药液外渗后组织坏死的原因。常规处理:1.发生外渗后停止在原部位静脉滴注,抬高肢体,针对不同的药物进行局部外敷和局部拮抗封闭疗法。2.一般冷敷适用于化疗药物(奥沙利铂及长春新碱等除外)及一些非缩血管性药物所致的渗漏;热敷适用于血管收缩剂所致的渗漏。3.湿敷药物常选用山莨菪碱,适用于高渗液、阳离子溶液及血管收缩剂引起的渗漏;氢化考的松冷盐水局部湿敷适用于化疗药物引起的渗漏;硫酸镁一般只用于血管通透性高引起的外渗。4.局部拮抗封闭的常用药物有0.25%~1%的奴夫卡因、1%普鲁卡因加氢化考的松、维生素C等。本文参考和摘录文献:1.版INS静脉治疗实践指南.
2.钟华荪,李柳英.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第3版).
3.